当前位置: 主页 > 论文库 > 文学 > 汉语言文学 >

二十世纪汉语轻声研究述评

时间:2010-06-28 09:35 来源:www.lunwen163.com 作者:163论文网 点击:

 

【内容提要】本文概述了近些年来轻声研究的几个问题,诸如轻声的性质,轻声和轻音、轻声产生的原因、轻声的作用。最后分析了目前关于轻声研究中仍然存在的问题:有规律的;无规律的以及其它影响因素等。认为我们必须抓住实质,将理论研究与实践紧密结合,找出规律,为推广普通话,为语音规范作出贡献。

  【关 键 词】汉语/轻声/规范

  
  轻声作为普通话语音的重要特点之一,越来越被学术界所重视。轻声研究也越来越深入细致,但仍然存在着许多难以解决且急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就轻声几个方面的问题谈谈近年来人们对轻声的认识和理解。


  一、轻声的性质

  1.1 传统音韵学中是没有轻声这个概念的。 厉为民先生认为:“第一次提出‘轻声’概念的, 可能是赵元任的《国语罗马字研究》(1922年)”〔1〕。但赵先生对轻声的论述相当简单。 认为:轻音永远是轻读的,也用去声符号(就是不用去声符号,偶尔轻读的,仍用原来声调号)〔2〕。

  1.2 随着语言的发展,轻声成为现代汉语语音的重要特点之一,几乎每一种教材,每一部现代汉语的理论著作都要把它作为专门的章节来论述。据统计,国家语委编订的《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3 〕中,50篇朗读范文后的语音提示里,一共是815个语音提示音节, 轻声音节360个,占提示音节总数的44%。由此看来, 在全国普通话等级测试中,轻声把握得准确与否,是衡量普通话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也说明轻声在汉语语音中的重要性。

  1.3 轻声概念在汉语语音学的确立不是一帆风顺的。 五十年代高景成先生认为:“北京语音因受外来语的影响,新词的增加,轻声有逐渐衰退的趋势”〔4 〕。事实正好相反,据统计:《现代汉语词典》,双音节词语32540个,其中轻声词共2164个,占双音节总数的6.65 %。轻声在口语、特别是在北方人的口语中十分活跃。在文艺作品中,轻声音节占全部音节的比重达15—20%。现代汉语中,平均每5—7个音节就有一个轻声音节〔5〕。轻声的使用越来越平凡, 但人们对它的认识还远远不够,对轻声性质的界定始终不能统一。

  1.4 五十年代,张洵如先生认为轻声是汉语的第五调〔6〕。直到现在,还有人大声疾呼“请立轻声为第五声调”〔7〕。 根据现代较为科学的声学和语音试验结果,人们更多的认为轻声是一种特殊的变调现象。如现行高等学校文科教材《现代汉语》教科书中,给轻声定义为:所谓轻声并不是四声之外的第五种声调,而是四声的一种特殊音变,即在一定的条件下读得又轻又短的调子。〔8〕

  1.5 从曹剑芬先生的语音实验报告中了解, 轻声字音的能量较弱,这是由语音四要素综合变化产生的效应。因此把轻声简单划归为声调范畴显然是不太妥当的,但具体到轻声四要素中,哪一要素对轻声产生更为直接和重要的影响,人们的看法并不一致。林焘先生从语音实验中得出结论认为:“调型升降显然不是轻声的本质,轻声以时长变化为主”。而曹剑芬认为:“相对说来,音长和音高变化是构成轻声特点的两个比较重要的因素。比较起来或许还是音高的作用更大些。”

  1.6 近二十年来,人们开始重视轻声与重音之间的联系, 认为轻声是一种弱重音。关于汉语有无词重音,五十年代就有过争论,有人主张汉语有词重音,如黎锦熙认为:在多音节里,“此轻则彼重,后音有轻号,则前音重读可知。”〔9 〕徐世荣认为:“汉语的词和别的民族语言一样,一个词有一个重音。这个重音很有用途,它可以明显地标示出这几个音节的密结性,标示出这是一个词(或词级)。”〔10〕相反,高名凯与石安石却认为,汉语没有词重音。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曹剑芬和林茂灿作了声学试验,分别从语音的四要素和音韵母简缩理论两个不同侧面得出同一结论,认为普通话字组有轻重音现象,轻声是一种弱重音。

  1.7 由于认识的角度不同,人们对轻声的性质各有争议, 一些人认为把轻声归为轻重音范畴有利于解释更多的语音现象,另一些人认为轻声仍属于是音变现象。从目前看来,这两种观点相持不下,有待于更科学和有力的事实去辨析。


  二、轻声和轻音

  2.1 轻声与轻音是两个不同的语音学概念。 徐世荣认为:轻音与轻声是不同的,轻声是属于声调范畴,而轻音是由音量的强度决定的〔11〕。

  2.2 1990年国家语委的宋欣桥老师提出:轻音是轻重音的概念,而轻声是声调的概念。又提出:从轻音的角度,轻音实际上是次轻音,轻声是最轻音,轻音的原字调仍保留,只是读得轻一些,但还没有形成轻声的调值,轻声失去了原字调值而变为轻声的调值的轻读音节。轻声源于轻音,轻声形成之前有一个长期的轻读过程。

  2.3 又有人从另一角度理解, 认为轻声和轻音都是普遍话音节的轻读现象,但不是处在同一层面上的两个语音概念。认为轻声即指狭义的轻声,就是指通常所出现的结构轻音中同词法结构相关的两音节词内的轻音问题,我们理解为双音词中词素或非词素音节之后的轻读音节;而广义的结构轻音除了包括上述轻声之外,还包括三音节,句中轻声以及语流中的语调轻音等。因此,曹剑芬认为,轻声是普通话里一种特殊的轻读音节,是一种同词法结构相关的轻音。


  三、轻声产生的原因

  3.1 由于轻声是作用于人的听觉神经上的细微差别的一种语音现象,由于语音本身稍纵即逝的特点,以及现代人构拟古音韵系统的方式和手段的不确定性、不完善性,对于轻声产生的原因的探讨在某种程度上带有一定的假想性和无可验证性。即便如此,这些探讨仍然是必要的和值得肯定的,是有积极意义的。

  3.2 从流传和保存下来的大量的古文献资料和文学作品中发现,古代汉语词汇以单音节为主,在语言的发展过程中由于表达的需要,往往在它的前面或后面加上一个意义相同或意义相近的语素。语言学界很多人认为词语的双音节化是产生轻声的重要原因之一。

  3.3 第二种观点认为轻声的产生与人的发音器官的生理结构相关。我们知道人的发音器官由口腔、喉头、声带和肺及气管三部分组成,按照肌肉紧张原理,每发一个音时,发音器官的肌肉,特别是喉部的肌肉都明显地紧张一次,每一块肌肉的紧张度增而复减,就形成一个音节。实验证明,当舌位处在央元音位置时,肌肉的紧张度是最小的,即是最省力的状态。林茂灿等的声学实验结果告诉我们单元音韵母在轻读时或多或少地向央元音e移动。因此,人们认为, 在说话的时候为了减轻发音器官的紧张和疲劳,或为了省力,在能让对方听明白的情况下,把双音节的后一个音节发得又轻又短。

  3.4 第三种观点认为轻声产生的原因之一是语言的要求。 人们为了增加语言的美感,要求诗必押韵,词必合辙,使语言或婉转悠扬,或跌宕起伏。轻声的出现,使语音轻重交替、起伏有致,更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


  四、轻声的作用


  4.1 轻声作为现代汉语的一个特殊的语音现象引起我们重视的是:大部分轻声词被方言区的人读成重音时,只能给我们一种怪腔怪调的感觉,如广州人常把“漂亮(piàoliang)”念成“piàoliàng ”,港台电视剧中的主人公常把“爸爸(bàba)”念成“bàbá”、 “妈妈(māma)”念成“màmá”,外国人说汉语,把“石头(shitou )”念成“shitu”等等,都不会影响我们对词义的理解。 然而如果把“你太大意了!”一句中的“大意(dàyi)”念成“dy ”,听话的人就会对你的言语产生误解或不知其意。因此,现代汉语中一小部分能够起区别词义、词性等作用的轻声词很早就被人们认识和了解了。

  4.2 早在五十年代, 徐世荣先生就从轻重音的角度分析词重音的作用,这种分析的结果与徐枢和鲁允中从轻声角度分析的结果是异途同归,认为轻声(或重音)可以区别词、词义或词组。如:

  第一,变读轻声后、词性发生变化:

  (1)名词变为动词
活动huódòng(名词)“广场上正在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
活动huódong(动词)“你得经常活动才行”。

  (2)动词变为名词
运气yùnqì(动词)“练气功首先得学会从丹田运气。”
运气yùnqi(名词)“你真是运气。”

  (3)形容词变读轻声后成为名词
对头duìtóu(形容词)“这件事,他做得很对头。”
对头duìtou(名词)“他俩是死对头了。”
  第二,变读轻声后,词义发生变化:
孙子sūnzǐ(名词)“孙子在当时很有名气。 ”(指战国时一位著名的军事家。)
孙子sūnzi(名词)“他的孙子都有好几个了。”(指儿子的儿子。)
兄弟xiōngdì(名词)“他们兄弟俩可好多了。 ”(指哥哥和弟弟。)
兄弟xiōngdi(名词)“他有两个兄弟。”(指有两个弟弟。)

  上面所举的例子,轻声和非轻声的书面形式相同,在区分时口语中倒是更便于区分;如果在书面语中,则要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才能区别开来。
报仇bàochóu(动词)“他发誓要报仇雪恨。 ”(词义指采取行动,打击仇敌。)
报酬bàochou(名词)“他们主动上街为民服务,不求报酬。”(词义指付出劳动后得到的钱或物。)
  文字wénzì(名词):他是搞文字工作的。 (词义是指写文章或写材料这方面。)

  蚊子wénzi(名词)(意指一种昆虫,吸人畜的血液,传播病菌。)

  以上所举例子,轻声和非轻声的书面形式不相同,听觉上可根据轻重音区别,书面语也根据形态分辨。另外上面所举的例子有的词义发生变化,而词性在变读轻声后一般是保持不变的,有的轻声词不光词义发生变化,其词性也相应发生变化。又如:

  大意dàyì(名词)“请把这篇文章的大意概括出来。”
  大意dàyi(形容词)“他稍稍大意了点。”

  第三,区别词和词组

  变读轻声可以改变语素的组合性质,当后面一个语素轻读时,词素中间不能有停顿,这时它是一个词,当后一个语素不能轻读时,中间可略有停顿,这时它往往是一个词组。如:
东西dōngxī(词组)(指方向)“我都分不清东西南北了。”
东西dōngxi(名词)(指物件)“你把东西放哪儿了?”
裁缝cáiféng(词组)(剪裁缝制衣服)。“做一件西服, 其裁缝过程非常复杂。”
裁缝cáifeng(词)(指做衣服的人)“这位裁缝的活儿做得非常好。”
夫妻fūqī(词组)(指丈夫和妻子)“他们夫妻俩感情很好。”
夫妻fūqi(名词)“他们俩是夫妻。”

  以上是轻声的主要作用,另外徐枢在“轻声的作用”一文中提出轻声还有区别不同的构词方式的作用,我们觉得适用范围太窄。至于可以用来区别疑问代词的不同用法的“轻声”,与我们前面论述的轻声是不在同一个层面上的,因此不能成立。

  五、轻声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5.1 目前在轻声研究中最棘手的问题就是轻声与非轻声词的分类问题。通常在一般的教材中把轻声词分为两类:一类我们称之为有规则的轻声词:
  (1)一部分助词“的、地、得、着、了、过”和语气词“吧、 嘛、呢、啊”等。

  (2)叠音词和动词的重叠形式后头的字,妈妈、弟弟、姐姐、 妹妹、天天、瞧瞧、看看、研究研究、了解了解。

  (3)构词用的虚语素“子、头”和表示复数的“们”等, 如:桌子、凳子、旗子、前头、个头、木头、朋友们、记者们等。

  (4)用在名词代词后面表示方位的语素或词,如:电冰箱上、 脚下、山下、屋子里、左边、右边、外面、里面。

  (5)用在动词、形容词后表示趋向的动词,过去、起来、 下去等。
这一类轻声词数量有限,有一定的规律可循,且多属于封闭性的,不太难掌握。

  5.2 另一类的数量较多,且无规律可循。如常见的有:葡萄、 东西、丈夫、先生、动静、胳膊、稀罕、风筝、被窝、钥匙、脑袋、算盘、消息、窗户、眉毛、蘑菇、玻璃、客气、新鲜等。更麻烦的是,这类轻声词轻读与否,分歧相当严重,以最新的《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吉林人民出版社,1994年11月)中50篇朗读材料语音提示中的轻声词与最新版《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96年7月)为例, 词典非轻声词而大纲中是轻音的就有不少,如知道、自在、意见、吩咐等等。《现代汉语词典》中一些轻声词似乎给人们一种无规律可循的感觉,如“庄稼(zhuangjia )中的“稼”是轻声, 相应地, “庄稼地(zhuangjiad ì)、 “庄稼汉(zhuangjiah àn )”、 “庄稼活(zhuangjiahuó)”中的“稼”便都是轻声,而“学生(xuésheng)”中的“生”是轻声,“学生会(xuéshēnghuì)”中的“生”又是阴平,“学生装(xuéshengzhuāng)”中的“生”又是轻声。

  5.3 这些情况使人们难以把握, 北方方言区的人们可以根据语感去推测,而其它方言区的人要掌握轻声只有死记硬背。据资料表明,《现代汉语词典》中双音节词32540个,其中轻声词条目约2500条左右,另一本《普通话轻声词汇编》收录双音节轻声词1028条,还有一本《北京话轻声词汇》中,包括单音节、双音节、 三音节、 四音节轻声词共4351条,人们在花大力气死记硬背的过程中还要受到各种不同教材、词典等工具书的混乱、有分歧的干扰。

  5.4 造成这种状况的最根本的原因:我们认为轻声的理论研究虽已与实验语音学联系起来,但还远远不够。实验语音学作为理论研究的先锋应提供充足的数据和科学的依据,在此基础上才能得出准确科学的结论,界定出合理而明确的范围,可惜我们的实验语音学虽然发展很快,但起步很晚。目前,我们虽然从语音实验中得知轻声与重音相比,其能量大大减弱,且语音四要素中主要与音长和音高有关,但还没有一个确定的恒定量或相对稳定的恒定量,因此我们就无法给轻声以一个最科学最严密准确的界定。

  5.5 另一方面影响轻声的因素太多、太杂。如性别的差异, 会使同一个轻声词在音高、音长等方面相差甚远,甚至于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场合由于环境情绪等诸多因素的不同,发同一轻声词时所得的结果也不相同,另外还有,单个读的时候与放在句中,放在自然语流中,放在不同的句式中,也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对此,我们必须抓住实质,将理论研究与实践紧密结合,早日找出规律,为推广普通话,为语音规范化,为汉语学习以及计算机的应用和推广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2〕〔5〕厉为民.试论轻声和重音〔J〕.中国语文,1987(1).
〔3〕国家语委.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4.
〔4〕高景成.轻声的几种衰退趋势〔J〕.文字改革,1959(2).
〔6〕张洵如.北京话的卷舌和轻声〔N〕.光明日报,1951—04—14.
〔7〕文红.请立轻声为第五声调〔J〕.怀化师专学报,1993, (3).
〔8〕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现代汉语〔M〕.北京: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9〕黎锦熙.国语词典原序〔M〕.汉语词典. 北京:商务印书馆,1957.
〔10〕〔11〕徐世荣.普通话语音讲话〔M〕. 北京:文字改革出版社,1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