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论文库 > 教育 > 教育理论 >

让对话教学折射出人文关怀

时间:2013-01-16 13:01 来源:www.lunwen163.com 作者:163论文网 点击: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师应该充分挖掘教材的人文资源,积极探究语言的人文内涵。教师要着重组织和调控好学生的阅读实践,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对话,为学生对文本的解读提供一个想像与创造的空间,要尽量为学生提供对话与沟通的机会,不断创造自己更为丰富、更为深邃的心灵生活。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这句话告诉我们语文不仅是一种语音、符号系统,更积淀了民族的精神、智慧和文化,是中国古今文化的结晶。因此,语文教学应该充分挖掘教材的人文资源,积极探究语言的人文内涵。要达到这一目的必须引进对话教学,因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课程标准》第17页)克林伯格认为,在所有的教学中,都进行着最广义的对话,不管哪一种教学方式占支配地位,相互作用的对话都是优秀教学的一种本质性标志。在他看来,教学原本就是形形色色的对话,具有对话的性格。这就是“教学对话原理”。(钟启泉《对话与文本:教学规范的转型》)只有在课堂上真正实现人文交流,充满平等、自主、自由、个性化的对话,语文课堂才能成为一个研究人、造就人、发展人的场所。

 

如何让对话教学折射出人文关怀呢?

 

一、在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中,提升人文精神。

 

接受美学理论家姚斯认为作品渴求读者阅读,希求与接受者对话。“文学作品像一部乐谱,要求演奏者将其变成流动的音乐。只有阅读,才能使本文从死的语言物质材料中挣脱出来,而拥有现实的生命”。(瓦尔宁编《接受美学》第129页)同样,课文只是传达一种信息,大量潜在的东西寻求与学生对话。教师要让学生直接面对文本,充分地去读书。阅读中学生各种相关的知识与生活体验被读物的信息激活,与文本意义发生碰撞,在穿透形象后受到作品精神的感召,与作者产生共鸣,从而唤起自己的价值追求、人生感悟、生活向往等。

 

为实现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教师要着重组织和调控好学生的阅读实践活动。

 

1、激发阅读文本的兴趣。可以采用讲故事、搞辩论赛、演课本剧、声情并茂的演讲等多种方式激起学生迫不及待去阅读的兴趣。如教学《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老课文时,学生都早已熟悉课文,甚至看过电影,对课文早就失去了新鲜感,在这样的状况下如何激发学生继续阅读的兴趣呢?我以研究课文中的战争这种方式,调动学生深入阅读的兴趣,结果有的小组研究战争中的战术,如诱敌深入,集中歼敌等,有的研究战争中的人物描写,如马宝玉的沉着冷静,葛振林的勇猛豪爽……。课后意犹未尽,于是我又以用一个星期左右的时间去阅读有关描写战争的文章的方式,将学生的阅读引向课外,于是春秋战国时代的诸侯混战,现代核战争、巴以冲突乃至星球大战都登场了。看着学生满脸的兴奋,我知道非得让他们写写有关战争的故事不足以过瘾,最后师生共同阅读这些稚拙的却又充满个性的战争小说。学生深深地感到这样的读书充满乐趣,充满智慧!

 

2、创设情境,体验作品意蕴。同样在教学《狼牙山五壮士》这课时,我围绕“壮”字创设五壮士英勇跳崖的氛围,从中探究生命的意义。在观看“跳崖”录像后有学生提出“五壮士不一定要跳崖,他可以和敌人展开肉搏,一直拼到死”。于是组织学生围绕要不要跳崖展开讨论,辩论双方各抒已见,最后得出:跳崖虽不能保全我方,却是打击敌人的上策。学生深深体会到马宝玉在跳崖前一刻把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的目的,就是要让敌人追了半天最后一无所获,空手而归,这是对敌人最大的讽刺。对于五壮士来说,跳崖最能体现其生命的价值,死得其所。于是我又要求学生用“壮”字来概括英雄的行为:“悲壮”、“壮烈”、“气壮山河……”最后一学生说“五壮士用自己的行动谱写了一曲生命的壮歌。我想到课外读的一篇文章——《生命的壮歌》”。我们又找到苏教版第七册《生命的壮歌》这篇课文,在贝多芬雄壮的《英雄交响曲》中将两篇课文放在一起读,学生的心灵深深震撼了,意识到不仅人类在动物身上也有这些震撼人心的壮举,孩子们那一刻的眼神告诉我他们读出了生命那沉甸甸的份量。谁能说这只是一节语文课呢?它带给学生的是对生命的理解、思考和崇高的价值追求!

 

二、在教师与学生的对话中,走向生成与开放。

 

建立在民主平等基础上的师生对话是一种双向互动交流。教师既要为学生对文本的解读提供一个想像与创造的空间,又要起引导,点拨作用,珍视学生的独特见解,形成互动、体验、探究的氛围,使阅读活动成为师生共同建构的生命历程。

 

走向生成与开放的课堂,才有可能实现人文关怀。

 

1、容纳生成,丰富人性情感。作为阅读主体的学生,是极富个性情感的鲜活而具体的人,每个人的内心体验、情感世界都非常值得呵护和尊重。只有理解、接纳、包容、赞赏学生的个体发现,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唤醒学生的情感体验。如教学《嫦娥奔月》组织学生研究后羿这个人物。学生们在阅读文中描写后羿的句子后,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一开始学生的认识只停留在“后羿力大无比,非常神勇,是为民除害的大英雄,是射神”这一方面,我继续启发,忽有一学生小声说:“我觉得后羿不太像神,更像我们人间的普通人。”我及时捕捉住该学生的独特见解,鼓励其他学生在吸收接纳对方有意义的信息后,深入思考。很快学生对后羿有了新的认识:“后羿对妻子嫦娥情深义重,是人间的一个好丈夫”;“后羿很重感情,对嫦娥很钟情”;“后羿既有大英雄的神勇,更有普通人的真情,原来大英雄不是一副面孔。”我深有感触地总结了学生的发言:后羿身上有英雄人物的刚毅神勇的阳刚之美,更有平常人的柔情之美,是神与人的完美结合!通过这样的平等对话,师生双方共同吸收信息,容纳他人的见解,进而引发深入的思考,最终得到提升,建构新意义。这样的阅读带给学生的是师生关系的融洽与人性化,精神领域的平等与沟通,个体价值的尊重与珍视!

 

2、捕捉创造火花,实现“教学相长”。现代教学论提示我们既要有课前的预设,又要开放地纳入弹性灵活的成分。对于师生对话中出现的即兴创造的火花,教师应敏锐地捕捉住它,并予以引燃,使不同的见解互相碰撞,生成新的认识。在组织学生学习《莫高窟》第一自然段时,学生提出“她坐落在甘肃省三危山和鸣沙山的怀抱中”这句中为什么非用“她”来称莫高窟,而不用“它”或“他”?我当时一愣,备课时倒没在意。学生在思考的基础上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用‘她’说明敦煌莫高窟像女孩子一样美丽;”“莫高窟像祖国妈妈一样孕育出了灿烂的西部文化;”“我从‘怀抱’这个词想到三危山和鸣沙山的怀抱就像母亲的肚子一样,孕育出了这个美丽可爱的孩子——莫高窟”;“我从‘明珠’想到我们习惯把女孩称为‘掌上明珠’,我想莫高窟也许就是祖国妈妈的掌上明珠吧!”学生们的回答让我始料不及,令我拍案叫绝,更令我汗颜。当学生一抛出这个问题,我马上从修辞的角度去考虑,简单地将“她”归结为拟人手法的运用,哪有孩子的答案这般丰富多彩、形象可感。这也许就是“教学相长”吧!学生们一定从我那流露出惊喜的眼神读出了自身的价值。

 

三、在学生与学生的对话中,实现意义建构。

 

学生之间的对话不同于日常生活的“聊天”或“传话”,而是一种启示、提高,是意义建构活动。正如钟启泉先生所说:“对话性沟通超越了单纯意义的传递,具有重新建构意义,生成意义的功能。来自他人的信息为自己所吸收,自己的既有知识被他人的视点唤起了,这样就可能产生新的思想。”

 

在教学中教师要尽量为学生提供对话与沟通的机会,从而克服单个主体认识上的自我中心与独断,不断创造自己更为丰富、更为深邃的心灵生活。教学《彩色的翅膀》一课,我围绕题目组织学生合作探究:课题美在哪儿?结果学生人人参与,兴致勃勃地读书思考,大胆地说出自己的看法:“彩色不仅是昆虫的,也是小岛的颜色,大自然更是彩色的,是战士们用美好的心灵换来了这彩色的世界”;“有翅膀就能飞翔,就能飞进梦想”;“彩色的翅膀让我们想到了未来是美好的,未来是一个彩色的梦,这个美丽的世界是属于宝石岛那些爱生命、爱生活的战士们的!”最后又有一学生在座位上大声说:“美好的未来属于所有爱生活的人们!”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孩子们在平等对话中也放飞了自己的思绪。在这种充满个性自由的交互作用下,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不再是原封不动的移植,也不再是机械的复制,而是知识的建构,心灵的沟通,最终实现自我超越。

 

 构建“对话”式的阅读教学,让教学充满创造色彩,充满人文关怀,充满灵性和文化底蕴。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生出勇气、生出希望、生出智慧、生出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