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论文库 > 教育 > 高等教育 >

当前我国高校德育的困境和出路

时间:2009-07-21 15:17 来源:www.lunwen163.com 作者:163论文网 点击:

[摘要]当前我国高校德育面临巨大困境和严峻挑战,它们具体表现为:价值性工具与工具性价值的矛盾、人文性内容与科学化方法的矛盾以及伴随着全球化和多元化而来的社会性道德危机和个体性信仰危机。高校德育要摆脱困境首先必须转变观念,改革创新。高校德育改革的出路在于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回归学生的现实生活,具体而言就是以生活为本、以课程为中心、学校德育课程与团队德育相结合。
[关键词]全球化;多元化;高校德育;回归生活

  一、当前高校德育的困境
  目前我国高校的德育主要分成两块:一块是理论教育,向学生传授和灌输价值观念,由政治理论教学部门(或叫社科部)负责;另一块是行为教育,指导和规范学生的道德实践及日常生活行为,由学生管理部门(或叫学生处)负责。这两个部门基本上是脱节的,即社科部只负责教学,学生处只负责管理,从而使理论教育与行为教育相分离,理论教育的效果在学生的道德实践和日常行为中难以得到验证。
  这里反映出来的问题还仅仅是表面的、次要的,高校德育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和面临的严峻挑战在于价值性工具与工具性价值的矛盾、人文性内容与科学化方法的矛盾以及伴随全球化和价值观念多元化而来的社会性道德危机和个体性信仰危机。

  1.价值性工具与工具性价值的矛盾
  所谓价值性工具,是指我国的教育行政部门把高校的德育作为传授和灌输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工具。在国际上,我国高校德育受重视的程度是绝无仅有的。德育课程的设置和教育内容的确定由中央政治局讨论审定,然后颁布全国,遵照执行。高校的其他课程从未受到过如此的重视和优待。这种高度的重视使德育在高校课程中享有至高无上的优先地位。然而这种自上而下的高度重视并非自始至终。具体而言,就是只重视和关注德育课程的设置和内容的确定,而对其教育效果则无人过问。无人过问德育中所传授和灌输的价值观念学生是否接受,更无人关注所传授和灌输的价直观念是否已转化为学生的内在的思想意识并体现于道德实践中,同时也缺乏客观有效的考核评价制度,这种只重内容、不重效果的德育不仅造成了教育资源的巨大浪费,而且收效日渐微弱,甚至被看成是可有可无的课程。几乎成为一种摆设。高校领导者既无法强化它,又不能砍掉它。于是乎高校德育的工具性地位由至高无上一落千丈,即由形式上的至高无上地位到实际上的可有可无。其结果正是把德育作为价值性工具所致。
  所谓工具性价值,是指我国高校的部分德育教师把教授德育课程和灌输价值观念作为保住自己工作和饭碗的价值,而不管所传授和灌输的价值观念自己是否接受和理解,仅仅是一种工作而已,教完后便完成任务。因此德育对他们来说是一种外在的工具性的价值。试想,让教师去传授和灌输连他自己都不一定接受和理解的价值观念,学生又怎么能接受和理解?其效果便可想而知了。事实上,在目前高校中,这部分教师不在少数。为什么会这样,是这部分教师缺乏职业道德吗?笔者的回答是否定的。因为不管这部分教师接受不接受、理解不理解,他们都必须相信,自己向学生所传授和灌输的价值观念是正确的。传授和灌输这些价值观念就是他们的工作。正如当代美国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著名代表人物科尔伯格所说:“为了教育,教师不得不相信,某些道德价值是正确的,而不管学生是否接受。于是便出现了高校德育中的工具性价值与价值性工具的矛盾。具体而言,一方面教育行政部门自上而下地设置了德育课程并框定了教育内容。而且主观上认为只要高校照章办事,向学生传授和灌输既定的价值观念,就会收到预期的良好效果。另一方面,高校教师按教育行政部门框定的教育内容和价值观念,照本宣科,而无法顾及学生的反映,仅仅把它当成一种工作,结果收效甚微。

  2.人文性内容与科学化方法的矛盾
  高校德育从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划分来看,它属于人文教育之列,其内容具有人文性特点。如精神性、体悟性,思辨性等。而人文性德育内容(如世界观、人生观、历史观和价值观等)是难以通过成果转让,科学实证、精确量化等科学化方法来传授和验证的,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并在我国高校中逐渐凸现出来。
  第一,德育内容的精神性与成果转让方法的矛盾。德育是传承人类精神文化成果的活动,而作为德育内容的精神文化成果具有不可转让性的特征,即不可能像物质财富那样通过简单的遗留和赠送的方式来转让,或通过简单的购买和继承的方式来获得。在德育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但不能代替学生思考。试图通过成果转让的方法将现成的德育内容装进学生头脑中的作法是行不通的。这种以代替学生思考和选择的教育理念来建构的德育模式势必造成德育的人文性内容与成果转让方法之间的矛盾。而实际上,这一矛盾在当前高校德育中十分突出。在我国高校德育过程中,对于既定的德育内容,教师成为“成果”(德育内容)转让的中介。所谓“成果转让”过程就是教师讲授德育课的过程,课程讲授完毕,转让过程也就宣告结束。这种“成果转让”根本无视德育内容的人文性特点,更不考虑学生是否乐意接受这些被转让的“成果”,因此其效果甚微也就不足为奇了。
  第二。德育内容的体悟性与科学实证方法的矛盾。德育的内容(包括世界观、人生观、历史观和价值观等)来自于社会生活(前人的已成为历史的社会生活和当代人的现实的社会生活)。它不像自然科学的理论可以在实验室里通过科学实证的方法反复验证,因此对德育内容的把握不能通过科学实证方法来验证或停留于字面上、逻辑上的理解,而需要特殊的心灵体悟。只有通过心灵体悟,德育内容才能内化为学生的思想信念。因为系统化的德育内容大多是抽象化、理论化、概念化了的表达式,对这些东西的把握不仅仅在于理解文字的意义,而在于通过体悟,通过内心思想的再现,通过设身处地的联想,尽可能领会其内在的意蕴,从而在深入体悟的基础上使德育内容融入身心的真实存在,内化为学生的思想信念。所以,试图撇开学生的体悟,通过科学实证的方法来把握和检验德育内容的作法是不理智的。然而在当前高校德育中却存在一种实证主义的倾向,即在德育科学化的幌子下引入科学实证方法,用来论证和检验德育内容及其效果。比如以拾金不昧的次数和数量来评定学生的品德;以是否听话和服从长辈的意志来衡量学生是否尊敬师长等。这些作法看似科学,但实际上却无法检验学生对德育内容的接受程度和德育内容在学生身上产生的真正影响,并且容易产生误导,使学生表面上一套私下里又一套,甚至导致学生的人格分裂。于是出现了德育内容的体悟性与科学实证方法的矛盾。
  第三,德育内容的思辨性与精确量化方法的矛盾。自然科学中公式、定理具有精确性、清晰性,与此相反,人文性的德育内容则具有复杂性、模糊性和思辨性的特征,比如哲学世界观中的许多用语“思维与存在”、“现象与本质”、“原因与结果”、“必然与偶然”等,往往没有清晰的所指物,并不代表某一真实的客体和对象。因此在德育过程中,教师的任务既不是用概念解释概念,也不是通过量化方法使复杂、模糊的德育内容简单化、精确化,而是给出一个语境,给出一个使德育内容的意义在其中得以显现的场景,从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使其思维不至于束缚和停留于个别之物、特定之处境,而进入本质性、语境性的意义领域,进入思想的状态,在思考和辨析中提高判断能力,达到更高的心灵境界。这也正是苏格拉底的哲学对话方法和科尔伯格的道德两难故事讨论法所要达到的目的。然而在当前的高校德育改革中却出现了一些受线性思维左右的精确量化的评价模式和表达方式。比如照搬自然科学中知识测验和考核的方法来评价德育内容的教学效果,并将它量化为具体的分数,以知识测验的分数来衡量德育的效果,这种方法显然是极端片面的;还比如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将具有复杂性、模糊性、抽象性的德育内容转换为一系列简单、具体、形象的三维动画和精美画面。这种作法虽然有益于感官,却无益于思想。因为许多人文性的德育内容是无法通过具体形象的动画形式来表达的,而只能通过思辨和体悟内化为学生的思想信念。所以一厢情愿地将精确量化的科学方法引入并广泛运用于人文性德育内容的教学中是不适宜的。

  3.社会性道德危机和个体性信仰危机
  伴随着全球化浪潮而来的价值观念多元化和由此引发的社会转型期的道德危机和信仰危机也对当前高校德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正如美国著名学者麦金太尔所指出:“当前人类的道德实践处于深刻的危机之中,这一危机体现在三个方面:(1)社会生活中的道德判断的运用,是纯主观的和情感性的;(2)个人的道德立场,道德原则和道德价值的选择,是一种没有客观依据的主观选择;(3)从传统的意义上,德性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并从以往的社会生活中所占据的中心位置退居到生活的边缘。因此,在当代的道德变化中.便没有绝对的合理权威,从而导致道德危机。”可见,这场由全球化浪潮间接引发的道德危机不仅在中国,而且在全世界范围内存在,是一种社会性的道德危机,波及到社会的不同层次,甚至每一个角落。
  这场影响广泛的社会性道德危机给高校的德育布下了阴影,使教育行政部门一厢情愿地传授和灌输一元化价值观念的教育方案受到严峻的挑战,也使高校德育教师们的艰辛努力难以奏效。
  与社会性道德危机接踵而至的是个体性信仰危机。“在今天,旧的信仰体系(极‘左’的政治狂热)已经消散;新的信仰体系(理性和‘科学’的终极价值目标)在许多人身上又尚未建立,这种真空状态造成了一系列社会和教育上的病态。”这种信仰中的“真空状态”,实质上就是信仰危机,是人们信仰中的矛盾、冲突和混沌的状态。人们的理想信念似乎又进入了一个类似于中世纪之前的多“神”年代,并且人们心目中的“神”(精神信仰)往往是摇摆不定的。一部分人,包括有的教育行政人员和高校教师,在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时候,富有忘我的工作热情和敬业精神,满怀振兴中华教育事业的雄心壮志,但一再遭受挫折、受到打击后,便开始转向个人主义和实用主义,把所从事的职业作为一种工具性价值。更有甚者转向权力崇拜和金钱崇拜,乃至走上以权谋私、贪污腐化、败坏教育事业的犯罪道路。
  高校内外的环境既然如此,身居“象牙塔”之中的大学生又怎能不受影响?昔日具有无穷力量的道德榜样在青年大学生心目中不再魅力无穷。甚至变得苍白;即便有的榜样的先进事迹对大学生的心灵有所触动。在大学生的精神世界中留下了精彩的一刻。但一到现实世界中其感染力则消失殆尽,有的大学生的德育课的书面成绩优秀,但道德行为却并非同样出色,甚至有失大学生的身份。这种现象在校园内外屡见不鲜。这一切都集中说明一点,那就是:大学生并没有真正接受学校向他们所传授和灌输的价值观念,即使“接受”也只是知识性地接受。而没有将这些价值观念内化为其内在的价值信念,并转化为道德行为体现于道德实践之中,当代大学生这种精神世界与现实世界的矛盾就是社会性道德危机和个体性信仰危机的体现。
  总之,当前我国高校德育面临巨大的困境和挑战:一方面,教育行政部门的价值性工具的指导思想与高校德育教师的工具性价值的工作态度的矛盾以及德育的人文性内容与科学化方法之间的矛盾使高校德育效果甚微、形同虚设;另一方面,伴随着全球化而来的价值观念多元化听引发的社会性道德危机和个体性信仰危机造成了大学生精神世界与现实世界的矛盾,甚至导致大学生人格的分裂。

  二、我国高校德育的出路
  高校德育何处去?笔者认为,当前高校德育要摆脱困境。就必须进行改革,而改革首先必须转变观念,尤其是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者和决策者:
  第一,改变以往高校德育把学生当作被动接受器的观念。实现从物性化德育向人性化德育的转化。以往的德育中存在一个十分荒诞的悖论:一方面强调德育是培养人、塑造道德人格的活动,另一方面又把学生当作被动的接受器。被动接受道德灌输的对象(器物)。这种把学生当作被动接受器的德育就是物性化德育,而把学生当作被动接受器本身是非道德的,因此非道德的物性化德育是不可能培养和塑造出道德人格的,其结果只能是知行脱节的人格分裂。于是出现了培养人的教育目的与不把学生当人看的教育方式之间的矛盾。显然。这一悖论的根源在于德育“目中无人”,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把学生当作被动的物而不是当作能动的人来看待。可见高校德育要走出这一悖论所造成的困境,就必须改变以往德育目中无人、不把学生当人看的非人性、非道德的观念和方式,实现从物性化德育向人性化德育的转化。
  第二,改变以往高校德育只重目的、忽视过程的观念,实现从强调目的性的德育向重视过程性德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