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论文库 > 工学 > 电子机械 >

基于工作工程导向的电工课程建设研究

时间:2012-01-31 09:28 来源:www.lunwen163.com 作者:163论文网 点击:
摘要: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研究,已成为高校教育研究的热点。本文就我校基于工作工程导向的高校《电工》课程建设,从微观的角度提出课程建设的理念与思路,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课程内容的构建与教学实施。 关键词:职业岗位能力;工作过程导向;课程构建;教学实施

1.工作过程导向的电工课程思路
职业教育是以行业为先导、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目标的人才培养理念,职业教育应以行业、企业的职业岗位分析入手,根据实际工作岗位的职业能力需求确定课程建设的思路。因此,我对全国30多家电子产品生产企业进行了深入的调研,与企业、行业专家、技术人员、毕业生,进行深入的交流。通过调研和深入调查,我们发现毕业生在电子产品生产企业主要的职业岗位和具体的工作任务有:(1)电子产品生产人员,既根据给定的工艺,进行电子产品的组装、调试。(2)生产管理人员,既根据行业规范和企业产品标准组织生产管理,进行材料、器件的采购,技术文档的编写,车间现场技术指导。(3)质检员,既进行器件的检测、产品质量的检测、试验。(4)绘图员,既根据企业产品进行电路原理图、装配图的规范绘制,并根据行业标准、产品设计要求和相应的工艺标准设计印刷电路板。(5)电子产品开发、设计人员,既对电子产品进行研发设计,进行样机或样板的制作、调试,产品更新、改进。(6)电子产品的检修员,既对不合格产品、返修产品的维修、统计不良信息。(7)电子产品销售员,既在清楚产品功能、性能情况下进行产品宣传、产品销售、产品质量跟踪、了解用户需求。在完成以上这些工作岗位及具体的工作任务中,就涉及到电子元件的检测,仪器、仪表的使用,电路原理图和印制电路板图读识与设计,电子产品的装配、调试与测试,电子产品检验与检修,电子产品的改进及开发等专业能力;以及进行组织生产、制定工作计划,进行方案决策的方法能力和团结协作、沟通交流的社会能力。我们的课程开发就是在行业、企业调研的基础上,根据毕业生在电子产品生产企业,实际工作岗位和工作任务的职业能力要求进行开发的。
2.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建设
2.1.校企合作共建课程
课程开发的第一步就是深入电子产品生产与研发企业,与企业领导、生产一线技术人员共同探讨职业岗位能力与工作过程,并与他们探讨专业人才培养计划、课程标准,收集情境项目等。通过回访大批毕业生,与在电子产品生产与管理一线的毕业生进行交流,听取他们对《电工》课程建设的意见,审视以往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深入企业的交流,确定了以《电工》课程应用于电子产品生产岗位,完成实际工作任务所需的职业能力,系统的设计学习情境(课程内容),并邀请企业技术人员参与课程教材建设、生产性实习指导等,使课程内容具有职业性。
2.2.根据电子产品生产过程,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内容设计
经过一系列的调研与分析,我们总结出电子产品生产过程为:首先明确产品功能和性能(咨询)——准备技术资料器件资料(决策)——根据项目方案,制定生产工艺流程和工作计划(计划)——进行产品的装配、调试、测试(实施)——整机产品功能、性能试验(检测)——通过用户对产品进行评价、反馈,并对产品进行改进、和进一步研发(验收、评价),整个生产过程即从咨询到决策到计划到实施到检查到评价这样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本课程就是基于《电工》应用于电子产品生产过程的能力要求设计学习情境项目,每个学习情境项目实施就是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按照咨询——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估六个步骤组织教学内容。
2.3.突出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在课程内容设计中我们突出了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根据调研,我们得出电子产品生产的职业能力有:技术资料的检索能力,器件的检测能力,仪器、仪表的使用能力,产品装配能力,产品调试、测试能力,产品的检验与维修能力,产品的设计开发能力等,整个职业能力围绕电子产品生产过程的能力分解。职业素养有:认真严谨,求真务实,遵纪守时、吃苦耐劳、交流沟通、扩展创新等,是围绕企业文化的素质要求分解。在课程开发中,我们将这些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融入课程教学中,使学生在学习中逐渐形成这些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以适应企业的需要。
3.工作过程导向的《电工》课程内容的构建
如何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情境设计?以什么为载体考虑课程内容,是课程开发成败的关键。通过反复的研讨,我们选择电子产品为载体,按学生认知的规律,从简单电子产品电路的分析与制作,到较复杂的电子产品电路分析与制作,从功能单一的电子产品到功能综合电子产品的分析与制作,构成一个个学习情境作为课程内容。在学习情境构成时,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3.1.从课程的趣味性考虑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以往的教学我们发现,学生在学习《电工》课程时总感觉困难,难于理解,随着学习难度的增加,学生也就失去学习的兴趣。其主要原因是我们在教学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内容太少,没有体现学习的意义和兴趣。因此,我们选择了学生平时生活中看到的、用到的,便于我们教学的一些有代表性的电子小产品为项目,如,电子保健小夜灯、路灯自动控制器,台灯调光电路、定时器、抢答器、数字电子种等小产品,通过对这些电子小产品电路的分析与制作,让学生有实用感、成功感,增加学生学习的动力和兴趣。
3.2. 因此,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开发能力主题学习情境,并考虑各能力单元之间的逻辑、递进关系,对主题学习情境进行序化。并对序化后的情境按照“咨询—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估”六个步骤进行实施,是课程开发的关键。
4.工作过程导向的《电工》课程教学组织与实施
4.1课程整体教学实施思路
整个课程的教学组织与实施,采用了课内、课外相结合,校内、校外相结合的形式。在课内,教室里进行知识点的学习,实验室进行技能的训练,在进行项目制作时,我们要求学生根据项目要求课外自己进行电路的制作、检查,课内再进行调试与测试。在校内,选择与岗位工作相关、有学习价值的典型工作任务为实训项目进行生产性实训,而在校外,在企业进行顶岗实习,使学习的知识和技能得以综合应用。
4.2学习情境教学组织与实施
在学习情境的教学组织与实施中,我们首先从项目要求出发,确定要完成的任务,让学生知道做什么?——跟我想,即收集完成任务的相关技术资料,学习新知识和技能(咨询)——跟我做,根据收集的相关信息,确定制作实施的电路,准备制作的器件、工具等(决策)——跟我学,学习电路装配的技能和方法,制定工作计划(计划)——自己做,学生根据制定的计划,按工艺要求课外制作、检查电路(实施)——跟我做,在课内进行电路的调试与测试(检查)——跟我学,根据调试、测试的结果进行故障的排除(反馈)——跟我想,电路的改进、扩展及延伸,最后完成项目(评估)。按照“咨询—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估”这样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进行。
总之,在整个课程建设中,我们根据《电工》课程应用于电子产品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工作岗位,总结出所需的职业岗位能力,依据职业岗位能力需求构建课程的学习情境,用学习情境中的具体任务引导学生训练技能、学习知识,再用学习的知识和技能进行生产性实训,使知识得到综合、技能得以提升,然后在实际工作岗位上进行生产性实习,最终具有适合工作岗位的能力。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高校课程建设,在我国尚处于探索与实践阶段,需要我们进一步的分析、理解和把握,并从实践中总结经验,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基本问题的思考(一)[J].职业技术教育,2006(01)
[2]姜大源.职业教育学基本问题的思考(二)(教科版) [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板),2006(04)
[3]姜金鑫.工作过程导向的实践性课程构建[J].职教通讯,2008(05).
[4]吕玲.解析高校教育专业课程开发与实施中几个关键问题,中国高校高专教育网,2008(0516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