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论文库 > 文化 > 文化研究 >

全球化理论与文学研究

时间:2009-07-20 17:03 来源:www.lunwen163.com 作者:163论文网 点击:
内容提要:本文继续了作者以往对全球化问题的全方位研究,试图从文化的视角集中对这一研究课题在当今国际学术界的现状作出评述和总结,并结合全球化在中国文化中的实践对这一现象作出理论描述和建构。作者认为,全球化现象虽然起源于经济领域,但作为一个历史过程和文化建构,至今已经有了一百多年的发展,它已广泛涉及政治、社会、法律和文化诸领域,并对文学研究产生了积极的和消极的影响。既然有着不止一种形式的全球化,对之的研究也就应当是多维度和全方位的。从跨文化的理论视角探讨全球化理论与文学研究的关系已经成为当今的国际比较文学和文化研究领域的一个新课题,在这一大的框架之下,有必要对产生于全球化过程中的身份政治和流散文学等当代社会的独特现象作出理论探讨和学术研究。

关键词:全球化 文化研究 文学研究 流散文学 流散研究 全球本土化

对于全球化这一经济、社会和文化现象的研究,最近十多年来已经成为整个国际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内的一个热门课题。就我本人目前所参与的几个重大国际合作项目而言,这个课题几乎吸引了所有活跃于政治、经济、社会理论和文化界的主要学者的注意。不少国家的科研机构或基金会拨出巨款让学者们对之进行系统的多学科研究,(1)以便从跨学科和跨文化的视角建构出一种全球化的理论(a theory of globalization)或文化(a culture of globalization)(2)。当然就目前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而言,要对全球化这个概念作出令大多数人都满意的界定实在是比较困难的。但是对全球化现象及理论的研究仍在继续,而且有着概览总结的趋势。(3)但介入这一研究和讨论的大多数学者都认为,经过近十多年的理论争论和实际操作,全球化现象的存在和发展已经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可,因此人们一方面试图从理论和学科的层面对之进行研究,另一方面则试图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对之进行修正、反拨和批判。这样一来,伴随着全球化这一术语的频繁使用,另一些衍生甚至杜撰出来的术语"全球性"(globality)、"全球本土化"(glocalization)、"反全球化"(anti-globalization)、"变异的全球化"(alter-globalization)、"解全球化"(de-globalization)等也就应运而生了。正如英国学者杨·阿特·肖尔特(Jan Aart Scholte)最近所中肯地指出的,"尽管定义并非一切,但一切都包含着定义。对全球化的认识实际上有着界定世界的作用。因此对全球化的每一种研究都应当包括对这一术语的仔细的并带有批判性的审视和考察。"(4) 正是本着这一目的,本文首先从对全球化的界定和描述入手。

全球化的界定:历史及当代理论建构

本文既然是从文化角度来讨论全球化的,因此其侧重点自然在于这一领域。在从社会、历史和文化等角度对全球化的含义作出描述方面,罗兰·罗伯逊(Roland Robertson)(5)和杨·阿特·肖尔特(6)等人的早期著作中都已经作出了相当明确的描述,而且前者在社会文化理论中对这一术语所起的推进性作用是世人所公认的。在人类学和历史学界,阿君·阿帕杜莱(Arjun Appadurai)(7)、阿里夫·德里克(Arif Dirlik)(8)等人也作出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毫无疑问,他们的先期成果对于我们中国学者的全球化研究有着较多的启发。按照肖尔特以及另一些更早些的学者们的考察,虽然"全球化"这个术语直到20世纪后半叶才被人们创造出来,但在此之前,其相关的词藻已经广为人们所使用了。比如英语中的globe这个词早在几百年前就被人用来说明我们所生活在其中的行星是"圆的",形容词global使用于19世纪后半叶,动词globalize伴随着名词globalism(全球主义)出现于20世纪40年代, globalization 于1961年被收入《韦伯斯特英语词典》第三版,而作为说明一种状况的概念globality(全球性)则是于1983年由罗伯逊首次使用的。随着全球化这个术语在英语世界的频繁使用,它也在其他主要的语言中产生出了对应词,如阿拉伯语中的 lil ’alam,汉语中的 quanqiuhua,法语中的mondialisation,俄语中的globalizatsia以及西班牙语中的globalización等。(9) 经过近十多年来经济学界和社会文化学界众多学者们的频繁使用,全球化这一定义本身也经历了某种裂变,也即从一种全球化演变成多种含义的全球化(from one globalization to many globalizations)。不同的领域内的学者使用这个术语往往也带有不同的目的,如经济学和政治学界的学者使用它时旨在说明一种一体化或趋同化的倾向,而文化界和文学界在使用它时则同时说明它所含有的共同(世界性或全球性倾向)发展方向和多元化或多样性特征,等等,不一而足。毫无疑问,在文化界和文学界使用全球化这个术语,其意义决非在于鼓吹一种无论在内容还是在形式上都雷同的全球文化或文学,而是更在于强调不同民族的文化和文学之间的交流趋势。总之,无论今天的学者如何从不同的角度来考察研究全球化现象,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却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研究者是最早涉猎这一领域的并且迄今仍最有生命力和影响。(10)

既然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最先对全球化现象予以了关注,我们还是应当首先从他们的有关论述中找到分析全球化现象的出发点。早在1848年,当世界资本主义仍是一个正在崛起的新兴力量并处于发展期时,马克思和恩格斯就窥见了其中隐含着的种种矛盾,分析了全球化在经济领域内的运作规律,并且结合其在文化生产中的后果,颇有远见地指出: "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11) 显然,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这段经典性论述至今仍为我们在不同的场合引用和讨论,这同时也是我们今天探讨全球化和文学研究的出发点。确实,全球化作为一个历史过程,曾在西方历史上的两个层面有所表现:其一是1492年始自欧洲的哥伦布远涉重洋对美洲新大陆的发现, 它开启了西方资本从中心向边缘地带的扩展,也即开始了资本主义现代性的宏伟计划,在这一宏伟的计划下,许多经济不发达的弱小国家不是依循欧美的模式就是成为其现代性大计中的一个普通角色; 其二便是马克思恩格斯所预示的"由许多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的现象,这实际上也预示了文化上出现全球化趋势的可能性,为我们今天探讨全球化与文学研究这个课题定了基调。当然,对于文化上是否存在全球化的现象,人们有着不同的认识,有人认为根本不存在这样一种可能;而另一些人则认为,这已经成为一种不争之实,例如大量移民的迁徙和流落他乡所带来的文化混杂性和多元性,英语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普及和变异、麦当劳餐馆在全世界各国的落户和变形、美国好莱坞影片对另一些弱小民族文化和电影的冲击、大众传媒及国际互联网的无所不及之影响,等等。这一切事实都说明,文化上的全球化趋势正在向我们逼近,它迫使我们必须思考出某种积极的对策。不承认这一点就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反之,认为文化上的全球化趋向只表明一种趋同的倾向而忽视其文化的复杂性以及有此而导致的多样性和差异性,也容易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既然我们试图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来讨论全球化与文化和文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