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论文库 > 经济 > 其它相关 >

浅谈物流企业社会化规模化发展的必要性

时间:2010-03-04 09:40 来源:www.lunwen163.com 作者:163论文网 点击:

论文摘要:物流业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社会化分工进一步细化促进商流和物流分工,物流企业的生命力在于商品流通的规模经济能为商家节约商品流通费用。生产日益集中增加了商品流通距离和规模,物流业的发展前景表明,当前要加快我国大型物流企业的现代化建设步伐。 
论文关键词:物流 物流企业 发展   
   
  物流是指产品实体从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转移的流通活动。包括运输、保管、装卸、搬运及物流信息等过程。物流成本就是商品流通费用。商品流通讲求物流成本的节约。物流成本的节约受到商品运输条件、保管条件、商品需求等多种因素制约。 
   
  物流在商业企业中的地位 
   
  物流在商业企业中的地位表现为:物流是商业企业创造买卖机会的前提。商品存在生产和消费的时空差,必然产生商品的运输,有些商品具有常年生产,季节消费,季节生产,常年消费的特点,必然产生商品储存和养护。物流是实现商品价值的手段。商业企业对商品物的关心莫过于对商品价值的关心,商业企业的目的是以商品流通为手段来实现企业赢利。为了盈利而不断捕捉商机,利用商品的时空差造就“贱买贵卖”的机会。物流是商业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商业经营活动中,人们获得了商机以后,总是先要算成本账并与商品毛利差相匹配来决定企业的经营。根据商业成本与商品销售额的相关程度,可以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由于固定成本相对来说不随商品销售额的变动而变动,物流成本是随商品销售额变动的成本,因此决定商业动机的是物流成本的匹配,也就是说,物流成本是整个商业企业成本的主体,在商业经营中占有重要地位。 
  既然物流成本是困扰商业企业经营的重要因素,降低物流成本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物流是属于商业生产力的范畴,物流理论研究物流过程中如何达到费用最省的目的。设k为单个商品物流成本,a, b, c为单个商品的售价、进价和利润,物流的数学模型可表达为:k=a-b-c。 
  回顾商品经济发展的历史,在各个过程中物流又扮演了什么角色呢?简单商品流通的特点是物物交换。物物交换也是单个商品的交换。物流源于物物交换的自然经济社会,远在原始社会随着氏族部落产品有了剩余,开始出现了氏族部落间剩余产品的交换。由于交通工具尚未出现,这种交换局限在狭隘的范围内,表明了物流的萌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达到空前的程度以致引起社会的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即商业的职能从生产中分离出来,交换成为买卖两个相互联系的过程,商人阶层的出现,马克思认为是为多个产业资本家节约商品流通时间。其效率在于商品组合经营、统筹运输,商品的组合运输比分散运输更利于“长途贩运”中降低单个商品分摊的流通费用。可以节约物流成本,体现商品流通规模效益。物流的数学模型可表达为:Σk≤Σa-Σb-Σc。 
   
  物流业是社会化专业分工的必然趋势 
   
  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引起了专业化分工的不断出现。到资本主义社会,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达到空前的程度。航空、铁路和信息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商品交换更为广阔的空间,运输、仓储的现代化加速了物流现代化,使物流从商业职能中分离,取得经济活动的直接形式,物流专业化的发展,对于加速商品流通,减少商品流通费用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物流职能的分离是因为商品流通可分为商流(价值流)和物流(实物流)。商流和物流是两个子系统,各自表现出不同的规律性。因此双方不断表现出超前和滞后的交替。在商品交换还不发达的情况下,物流作为商流的物质承担者是合二为一的,表现为物流是商流的载体,商流是物流的结果,物流是起点,商流是终点,物流的实体运动产生了商品交换,商品生产的日益丰富多彩,使物流内容丰富多彩。由于商品使用价值的多样性,自然的物理化学属性的多样性,决定了在物流过程中,运输,保管,装卸的多样性。商品生产的日益集约程度决定了物流的集约程度,商品流通的高度发展,引起了物流职能的分离。由于信息产业的发展,如电话、手机、计算机互联网的发展、货币信用的扩大,推动了市场空间范围的不断扩大,带动了商流的超前发展。信息化社会使商流和物流秩序发生了颠倒,人们更多的是通过电话、电传、互联网买卖合同或样品成交。商家为了集中精力捕捉商机,而把商品的实体运动交由第三方物流企业去做。一方面工业生产的日益现代化使商品日趋集中生产,分散消费。加长了商品运输里程和商品中转环节,另一方面交通运输业的日益现代化为物流现代化提供了条件,而集中商品流通对于降低商品流通费用是有积极意义的。

    物流企业社会化、规模化的必要性 
   
  物流企业可以为多家商流企业组织商品流通,并从规模经营中取得“第三方利润”。现代化交通工具使商品运输费用率与其成反比,而现代化交通工具与商品的数量成正比。储存费率,装卸费用和养护费用与仓库的集约化规模和商品的数量成反比,物流业专业化的生命力在于提高商品运输、保管、养护、分发、装卸的集约化程度,以便加速实现商品流通的现代化水平。 
  我国在计划经济时期,根据城市规模的大小,在交通枢纽的车站、码头设置储运公司,商品的科学养护,机械化作业水平,商品的快速中转,大大提高了商品的流通速度和降低了商品流通费用。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大中型商业批发公司的萎缩和倒闭也导致了大中型储运公司的萎缩和倒闭。结果集约化程度很高的仓库被分割出租得支离破碎,整体功能下降,机械化作业水平和程度下降,仓库多年失修,长期缺乏更新改造。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商业竞争的加剧,我国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标志着商业的微利时代的到来。当前商业微利时代的特点是商品进销差价小,商业毛利率低,被经商者们誉为“刀上削铁”,如何牟取商业效益呢?人们自然想到节约进货费用。商业企业效益被压缩为节约商品流通费用。公式再表现为:Σk<Σa-Σb-Σc。 
  商业企业小型化是我国市场经济转轨中“补课”的必然现象。可以说“补课”的负面效应是物流成本率的不断扩大,使物流企业规模效益功能缺失。计划经济时期建立起来的储运公司业务瘫痪正是基于这一原因。但是“补课”是暂时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竞争的法则将推动企业比规模效益。在商业微利时期,随着商品购销价格透明度的增加,企业的效益被日益压缩为商品流通费用,Σk成为商业效益的主要矛盾。 
  为了节约商品流通费用,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商业结构模式正在发生新的变化,组合效应正在取代分散,适应工业、商业日益现代化的需要,第三方物流企业也在兴起,正成为节约商品流通费用的主力军。商业企业由分到合导致物流业的资源重新组合,说明了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符合经济发展的规律。但是当前物流业发展的主要障碍是:物流发展规划分散、零乱。从全国来看,物流各环节的协调配套水平低,企业间缺乏紧密联系,在全国范围内没有形成社会化的高效物流网络体系。由于缺乏社会综合物流资源,许多大型厂家只好自办物流。可以预见,社会物流将是中国物流业发展的趋势。通过资源的整合,必将形成全国物流网络配送系统。加速我国物流业的发展,要加快全国物流资源整合的步伐。 
  &n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