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论文库 > 管理学 > 其它相关 >

中国信息服务业的SWOT分析与战略选择

时间:2011-06-10 16:09 来源:www.lunwen163.com 作者:163论文网 点击:
摘要:运用SWOT方法,对中国信息服务业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作详细分析,提出信息服务业发展的优势、劣势以及面临的机遇与威胁,根据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 战略选择路径:优化信息服务业产业体系,加快信息服务业政策与法规建设,建立健全管理体制及市场运行机制,加强企业技术创新,提高企业竞争力,加强国际交 流与合作和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专业人才。   关键词:信息服务业;SWOT;发展战略


  中图分类号:F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11)05-0072-06
  
  一、引言
  信息服务业是利用计算机和通讯网络等现代科学技术对信息进行生产、收集、处理加工、储存、传输、检索和利用,并以信息产品为社会提供服务的专 门行业。信息服务业作为推动经济增长新的亮点,日益受到各国的重视,正在成为越来越多地区新的主导产业。发展信息服务业的意义已经远远超出了其行业本身的 范围,而是关系到一个国家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乃至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过渡的进程。因此,研究中国信息服务业的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中国信息服务业的SWOT分析
  SWOT是一种分析法,又称为态势分析法,四个英文字母分别代表:优势(Strenght)、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威胁(Threat).
  (一)优势
  中国信息服务业发展起步较晚,但在一系列相关政策的扶持与推动下,发展态势良好,积累了促进信息服务业进一步发展的内在优势条件。主要体现在:
  1. 中国信息服务业增长势头迅猛。从产业规模上看,截至2003年底,中国信息服务业市场规模接近6 800亿元人民币,就业人数240万人;2004年信息服务业收入还不足8 000亿元,2006年则超过10 000亿元大关,其增长率从2004年的13.8%上升到2006年的21.9%;在2007年由于受到信息产业发展放缓的影响,其增长率略有所下滑。从 总体发展态势来看,中国信息服务业收入规模仍在快速增长(见图1),其产业规模与产业比重均有较大幅度的提升,其中软件产业、电信业、互联网信息服务业的 发展尤为突出(见表1)。最近几年,以通信业为代表的信息服务迅猛发展,软件产业规模持续增长,服务外包成为新的亮点,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取得积极进展,创 造了一批优秀的数字内容产品。
  
  2. 产业综合实力不断提升,为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中国信息服务业形成了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三大软件产业集群,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南 京等地区的信息服务业发展已形成了一定优势;在此基础上,产业布局由东部向中西部扩散,吸引了国内外信息服务企业巨头纷纷落户中西部;另外,上海、广东、 四川、重庆等省市都已相继设立了各自的信息服务产业园区和产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建设为技术创新创造了有利环境(见表2)。
  
  3. 信息基础设施日益完善。近年来,根据技术和市场发展要求,中国信息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电信网络综合通信能力继续增强,网络资源利用率不断提高,移动和固 定电话用户数已突破9亿,全国行政村通电话的比例达到99.2%[1]。第三代移动通信和下一代网络发展起步,宽带通信网和宽带用户接入网建设力度不断加 大,宽带网络应用平台建设初见成效,网络资源整合在有条不紊地推进。工信部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8年12月,全国电话用户总数达到9.82亿户,其中 移动电话用户6.41亿户;互联网网民2.98亿户,网络与用户规模均居世界首位。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继续深入,国家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取得了新的进展。 在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国家重点加强农村广播影视建设,完善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体系,年启动的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第一轮工程至2005 年结束,完成了11.7万个行政村、10万个50户以上自然村“村村通”建设任务,并修复了1.5万个“返盲”行政村“村村通”工程,解决了近1亿农民群 众收听收看广播电视的问题[2]。产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扎实推进,为信息服务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利用宽带化、智能化和综合化的信息基础架构,低成本 的服务活动范围会更广阔、更灵活,应用范围遍及社会的各个领域,为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提供有力的支撑,对未来信息服务产业结构升级和增长方式转变的作用 将进一步发挥。
  4. 集聚、培养了一批信息服务业的高素质人才。信息服务产业是智力密集型的产业,以人才为主要资源,以创新为主要特色,自主创新能力是信息服务产业发展的根本 所在。经历了若干年的发展,中国各级政府坚持以人才战略作为推动信息服务产业发展的抓手,为高级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在连续几年落实国 家优惠政策的同时,各地政府和高新技术园区还出台了各自的优惠政策,其中包括专项奖励资金、优惠落户、鼓励职业教育等。一大批高级人才的引进、集聚和培 养,是自主创新能力突破的关键。
  5. 国家与各地产业政策为信息服务产业发展助力,多个省市确立了以信息服务产业为重点的经济发展思路,创造了信息服务业发展的良好环境。2003年信息产业部 发布了《信息产业部关于鼓励相关行业软件开发部门转向产业化发展试点的通知》,对软件开发提供了政策支持。2005年由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国务院办公厅 关于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若干意见》肯定了电子商务的重要性,并针对电子商务发展提出了多条指导意见。同时,发展信息服务产业、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已成为许 多省市的政策思路。2007年9月,广东省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快发展我省现代信息服务业的意见》,随后在广州召开了全省现代信息服务产业发展工作会议,对 加快广东省现代信息服务产业发展做出部署。辽宁省大连市则大力实施企业“走出去”战略,鼓励有产业规模、品牌优势和出口前景的软件企业实施“走出去”战 略,通过软件联盟整体接单、设立国外公司承揽业务、聘请发包地员工开拓市场等多种市场渠道,开拓国外市场。大连高新区还积极组织园区企业到美国参加“中美 IT高峰会议”、“中国大连(硅谷)IT外包和IC设计产业恳谈会”以及美国纽约外包世界展览会等,引导和鼓励企业整合资源,联合协作,优势互补,打造大 连软件品牌,加快软件产业国际化步伐,增强国际竞争力。
  (二)劣势
  虽然中国的信息服务业实现了高速增长,但是发展中依然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普遍性问题,这些问题即是阻碍中国发展信息服务业不利条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地域发展不平衡。这是地理位置、财力、人才、政府策略等因素造成的。虽然产业布局由东部向中西部扩散,但是东西部地区的发展仍然差距很大。另外,城乡发展也不平衡。中国应该努力改变这种现状,避免西部和农村地区陷入“数字鸿沟”。
  2. 企业规模普遍偏小,竞争力低下。从营业额情况来看,在中国信息服务企业中,有183 822个企业的营业额在50万元以下,占总数的72.5%;营业额在50万元~100万元、100万元~500万元的企业分别占7.6%和12.4%,而 营业额超过5 000万元的企业只有1.3%。从中国信息服务企业的资产规模情况来看,有近85%的企业资产规模在50万元以下,资产规模在50万元~l00万元和 100万元~500万元的企业数目各占将近6%的份额,而资产规模高于500万元的仅占3.8%[3]。可以看出,中国信息服务企业众多,但多数企业规模 小,资金短缺,只能靠投入少的短期项目来维持运作,无法进一步开发投入大、风险高、收益高的大型软件和服务项目,企业发展中受到资金短缺的制约较大。小规 模的资金投入、人员投入和经营规模很难参与未来的全球化竞争,特别是在大力发展信息产业的今天,更显得中国信息服务企业规模的偏小和竞争力的薄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