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论文库 > 社会学 > 农村研究 >

对农民工返乡潮的反思

时间:2012-10-18 10:08 来源:www.lunwen163.com 作者:163论文网 点击:

摘要: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现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重大问题,各级政府也一直倡导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实践也证明农村人口流动对解决剩余劳动力,促进农村转变和发展带来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农民工在中西部的城市和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务工,大幅度地促进了农民增收是不容置疑的。2008年冬至2009年春,由于美国金融危机的引发,许多农民工失业或选择返乡创业而出现返乡潮。从长远看,尤其是正在掀起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高潮的大背景下来看,农民工返乡对地方经济发展是一种难得的机遇,这对于重振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及推动新农村建设不失为一件好事。
一、理性地看待失业返乡农民工回流
从理论上讲,劳动力资源流动是正常现象,是市场调节职能的自然反映,也是经济周期必要的“自我调节”。想当初,1984年中共中央4号文件做出加快乡镇企业发展的决定,使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同时,上世纪90年代的民工潮成为推进工业化、城市化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2004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进城务工农民是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产业看,农民工贡献巨大。根据2007年的统计,全国农村劳动力5亿零3百万人,其中务工农民2亿2千6百万人。如此庞大的劳动力资源转移,尽管造成农村村庄空心化、农业兼业化、农民老龄化问题,但由于中西部的城镇和东部发达地区因资金投入和劳动力投入的强烈需求,农民工向其流动是完全符合当时经济发展需要的。
08年冬,当全球金融风暴不期而至,世界经济风云突变,导致部分地区外向型、劳动密集型加工企业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在外部需求减弱和自身周期调整的压力下,因订单不足、生产不饱和,出现半停产、停产、关闭甚至破产等情况,东部沿海地区首当其冲,感受明显,中西部地区的外向度相对较低,效应滞后。从直接动因看,金融危机的影响无疑扮演了重要角色。而从间接原因看,一方面,中国经济下滑也是不可忽视的,在经济快速发展时,中西部的城镇和东部地区对各种服务的需求剧增,农民工进城,除了从事技能不高的制造业外,主要从事的是服务行业,而伴随着经济的不景气,对服务业的需求也随之下降;另一方面,即使没有此金融风暴,随着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企业为了保生存、求发展、做大做强,必然追求劳动资料尤其生产工具的革新,而生产工具的革新又必然导致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随之就必然导致相对过剩劳动力资源出现。况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科技的进步,劳动对象、种类和范围的不断扩大,生产工具不断改进,技术不断革新,必然要求劳动力掌握与之相适应的科技文化知识。由于历史与现实的原因,多数农民工的技能仍处于低水平的现象,而仅靠短期培训,很难转变。因故,不少农民工的劳动技能很难适应经济转型的需要,迫使企业选择更高技能的劳动者,导致技能低的失业或重新择业。
由此观之,此一时,彼一时,农民工返乡不足为奇,是正常的,是合情合理的,是顺应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渴望农民工返乡就业与创业
20世纪末面对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和经济全球化的挑战,中央及时提出了城镇化战略,十六届五中全会从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高度又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再次提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08年,党的第十七届三中全会主题确定为研究农村改革发展的问题,尤为引人注目。新农村建设是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干部服务、全社会参与的宏伟工程。农民作为主体地位,新农村建设是亿万农民的事业。建设美好的家园不是纸上谈兵,是需要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的,而人的因素又是第一位,但从目前中西部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践看,本身富甲一方的农村劳动力资源却在新农村建设中显得稀缺,拿不出手来。这也难怪,全国有农民工2亿2千6百万人,其中,绝大部分是向中西部城市和东部发达地区流动。根据相关调查表明,农民工平均平均年龄28.6岁,其中:30岁以下的农民工占66.7%,25岁以下的占45.5%,由此观之,80后出生的农民工已成为这一群体的主体。这一群体是农村中文化素质最高、技能最佳、身体最棒的青壮年,他们是农村中最活跃、最具创造力的群体。这一群体的流失,造成广阔的农村承受“人口亏损”是不可避免的。为此,研究新农村建设问题的专家、学者曾呼吁农民工回流;研究农民工问题的专家、学者曾呐喊将东部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迁移,加快产业的区域性转移步伐,引导农民工向中西部地区流动。
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为家庭带来可观经济收入的同时也给当地生产、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家庭结构、亲情关系等带来影响和冲击,不利于新农村建设的顺利推进。突出表现在:①农业生产中,因无力耕种,耕地利用率低,季节性摞荒现象严重;②产业结构调整进展缓慢;③“留守儿童”孤癖、“留守老人”劳动繁重而多病;④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对“一事一议”难于决策与实施。农村劳动力向外大规模的转移,已导致正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缺失。试想,社会主义新农村似比“高楼大厦”,仅靠“留守”的何时建好?因故,从某种意义上说,农村劳动力资源回流,为建设美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增添无限生机与无穷力量。
为此,尽管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民工荒”、“保姆荒”的声音犹在耳际,却世界经济风云突变,好无奈,而广阔的农村是返乡农民工温暖的家,也是返乡创业农民工的大舞台,新农村建设也呼唤农民工回家。
三、用活用好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与创业的对策
东部地区是农村劳动力异地转移人数最多的区域。改革开放以来,东部地区得到国家政策和资金的重点扶持,投资大幅度增加,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借助全球经济结构调整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国转移的时机,利用自身的区位优势,积极引进外资;依靠我国中西部农村剩余劳动力优势,工业生产能力迅速扩张,第三产业也随之快速发展,率先实现了经济起飞。随着国家经济结构的调整,西部大开发的大力推进,以及“东企西移”、“外资西进”,东部地区提供的新增就业机会正在逐步减少,而西部地区的劳动力需求迅速增大,农村劳动力向西部地区转移的速度明显加快。例如,重庆作为西部大城市、大农村、大工业、大农业的直辖市,大发展的机遇降临,以国务院2009年3号文件为导航,这“是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需要,是为全国统筹城乡提供示范的需要,是形成沿海与内陆联动开发新格局的需要,是保障长江流域生态环境安全的需要”外,正如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同志所说:“遂将加快重庆改革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由此观之,西部大发展机遇的降临,促进西部的劳动力需求迅速增大,农村剩余劳动力向西部各地聚集的速度明显提升。因故,应对用活用好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与创业的对策建议如下:
1、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加大国家财政投入力度。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统筹规划城乡公共设施建设,政府要切实调整投资结构,把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重点转向农村,应真正落实到实处,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带动农村经济发展与繁荣。在建设项目用工上充分体现农民“亦工亦农”,促进返乡农民工和新增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和增收。
2、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农业产业化是我国农业和农村的一个经济增长点,通过农业产业化建设,有利于土地的规模经营,促进零散的土地向种植能手及农业龙头企业集中, 有效地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同时由于农业产业化形成一个多环节的产业化链,这可以吸纳相当部分的农村劳动力。实践证明,农业产业化发展好的地区,是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途径。
3、积极推进乡镇企业再次创业、创业促就业,制定和完善吸引外出农民工回乡创业的优惠政策。只有积极主动推进乡镇企业的再次创业,鼓励、吸引外出农民工带回资金、技术和经营管理理念,在家乡兴办企业,才能较快和有效地活跃农村经济,创造出新的就业岗位。应积极引导乡镇企业加入农业产业化链,使乡镇企业成为提高农业产业化程度的中坚力量,引导农民工“挣钱型”向“创业型”转变,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使他们成为乡镇企业再次创业的新型力量。
4、积极创造条件发展小城镇建设,振兴地方经济。各地的实践证明,小城镇建设是就地容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有效途径,也为农民工回乡创业和农村城市化提供舞台。
5、搞好农村剩余劳动力再就业培训,提升就业本领。整合劳动、就业、教育、扶贫等政府或民办多元化培训资源,加大各级财政投入力度,对症下药地认真开展农村剩余劳动力再就业岗位技能培训,以提升失业返乡农民工和新增农村剩余劳动力再就业竞争力。
6、加快东中部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源加工型企业向西部地区转移步伐,增加农民在当地就业机会。劳动密集型产业以体力劳动或服务为主,对劳动力的需求量大,而对资金、技术和劳动力素质的要求相对较低。由于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不高,缺乏资金技术,适宜从事技术含量较低的简单劳动。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村劳动力无论是为他人打工或自营劳动,绝大多数从事与体力劳动紧密相联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是吸纳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本载体。遵循适应经济发展的梯度演进规律,将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源加工型企业向西部地区转移,正确引导农民工向西部地区流动。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也有利于形成东中西良性互动、共同发展的格局,充分体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社会参与,先富带动后富,共享改革开放取得的胜利果实。
参考文献:1.赫东明、催华华,新农村建设呼唤农民工回家,中国统计,08年第4期
2.孟习贞,农民工市民化的思考,中国统计,08年第10期
3.陈锡文,农村形势与农村政策,中国农经信息网,08年11月
4.田立,农民工返乡后怎么办?中国农经信息网,08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