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论文库 > 教育 > 基础教育 >

“人地关系”教学的误区及策略探讨------初中社会课环境问题教学管见

时间:2011-11-28 13:52 来源:www.lunwen163.com 作者:163论文网 点击:
摘要: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实现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所以注重人地关系已经成为《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学的目标与特色,鉴于目前人地关系教学中存在的一些误区,例如将环境问题片面夸大或全部归因为人类的破坏活动,忽视了人类改造自然的积极性等等。鉴于此,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尝试着从分析角度、教学方法、知行统一三方面入手,阐述正确实施人地关系教学的几点策略。 关键词: 人地关系   教学   误区   策略

一、问题的提出
所谓人地关系,是指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即通常所说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属于环境问题的范畴。随着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和适应能力的不断提高,二者之间的关系也在不断密切和深化。在大力倡导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人与自然的关系也越来越被世人关注。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胡锦涛主席总结和谐社会的六大特征时就指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其中之一”。
《历史与社会》作为一门进行公民教育的综合课程,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地关系,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教育功能,新课程标准(二)将“了解人类生活的自然环境差异,不同区域的人文特征、历史变迁及其各种问题”和“关心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形成崇高科学的态度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列为本课程的两个目标。所以,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就成为《历史与社会》教材的重要特色之一。然而,在当前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不少教师在实施人地关系教学时,存在一些误区。
二、实施人地关系教学的误区
误区之一:全部归因。将环境问题全部归因为人类的破坏活动,忽略了自然因素。
环境问题的形成,人为因素虽然是主要的,但自然原因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所以在教学时,教师必须用科学的观点引导学生进行全面分析。可有些教师,或受专业水平的限制,无法全面认识环境问题的成因;或为了唤起学生对人类破坏活动的关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竟有意无意地将环境问题全部归因为人类的破坏活动。
例1:如一位教师在进行《母亲河》教学片段时,教师多媒体展示黄河现状(水污染、地上河、断流)的图片,组织学生讨论:
① 造成黄河水浑浊、断流及形成地上河的原因有哪些?
② 我们应对此采取哪些措施?
接着,教师又多媒体展示有关长江洪灾的图片,组织学生再议:
③ 造成长江洪涝灾害的因素有哪些?通过学生讨论、发言、师生交流,最后教师将黄河现状的原因总结为:人类对水资源的过度使用和污染、以及滥砍滥伐造成水土流失造成的;将长江洪灾归因为:人类的滥砍滥伐、不合理地围湖造田。
诚然,人类的上述活动确实是造成母亲河现状的主要原因,但不是唯一原因,事实上,黄河、长江的“水患”与它们所流经的地形区及其气候特征也是密切相关的,如黄河流域气候相对干燥、降水较少也是造成黄河断流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季风的影响则是造成长江中下游洪涝灾害不可忽视的一个因素。
误区之二:片面扩大。过分强调人类的破坏活动,忽视了人类改造自然的积极性。
人类在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对地理环境的破坏作用虽然是主要的,但也有在尊重自然的前提下,积极适应自然,发展生产、改善生活的例子。教材中也不乏此类案例,但在实施人地关系的教学中,不少教师过多的强调了人类活动对自然的破坏。
例2: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区域的故事》时,教师在讲授完“小渔村变大城市”之后,开始组织学生学习“逝去的繁荣”,老师先展示昔日楼兰古城的图片、资料,请学生想象、描述历史上楼兰的繁华景象,接着,教师又展示今日楼兰遗址的图片,组织学生探究分析:楼兰古城从有到无的原因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然后,师生交流,花了大量的时间突出了人为活动所起的破坏作用。最后,教师出示一思考题:“这节课我感悟了什么?”由于受教师导向的作用,许多学生都谈了关于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破坏作用的感想,甚至将台风、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也全归因人类的破坏活动,却无一学生提出人类只要遵循自然规律、也可以积极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
以上所举的有关人地关系教学案例说明,虽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了学生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对人类破坏作用的警觉,但却把学生引向另一个极端,即人类在自然环境面前是无能为力的,甚至在自然灾害面前也只能听天由命。
三、实施人地关系教学的策略探讨
    根据课标要求,人地关系教学在三维目标上,主要表现为能够正确认识人类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美,树立科学的人地观、发展观,并通过教学活动、实践活动的开展,引导学生关注现实问题,从中培养协调人地和谐相处的能力。现笔者结合教育教学实际,从分析角度、教学方法、知行统一三方面阐述实施人地关系教学的策略。
(一)辩证分析的策略。从人类发展与环境变迁的历史角度,辩证分析,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人地关系。
       历史唯物主义要求在分析社会现象时,要从历史的角度出发,运用辨证的方法揭示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因此,从人类社会的发展,环境的变迁入手,有利于帮助学生全面、正确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在教学中,要运用具体的例子、史实,启发学生从历史上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正反两方面的影响,全面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例3:如在“人猿相揖别”的教学中,通过让学生观察《远古人类分布略图》并设置思考题:
① 古人类生活在哪些区域?
② 古人类生活区域的气候有什么特点?
从中启发学生思考人类的起源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从历史的角度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不仅可以从历史中汲取智慧,还可以帮助学生明白环境的变迁、自然灾害的发生,除了人为的破坏活动,也有自然本身的因素,如上例所述,生活在非洲东部的古猿之所以从树上下到地面生活,就在于陆地上升、降水减少、茂密的森林开始稀疏等一系列环境的变化促使的。
(二)情景对比策略。利用教学案例、对比分析,引导学生感悟人与自然和谐美,树立环境忧患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对比的方法创设情境,突出主题,造成情感落差,促使学生通过判断和感受,产生情感体验,深刻地认识到人类因地制宜、合理利用、改造自然,就能得到自然的丰厚回报,否则就会受到自然的惩罚,。
事实上,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活动不只有破坏作用,也有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前提下,积极适应自然、改造自然并取得伟大成就的。例如大禹治水、都江堰工程、新疆坎儿井等等,都是最好的说明。又如七(上)教材中,“与山为邻”、“傍水而居”、“干旱宝地”等课节的许多案例,也都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美。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些案例,让学生在欣赏的同时,也体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带来的结果。
例4:“干旱宝地”中新疆内容的教学,可以这样进行:
①旱地甚至是沙漠的景观图片讲解、观看,得出旱地的荒凉
②新疆绿洲农业的丰收景观图片,进行情景对比,
③并设问学生:什么原因使得旱地变成了宝地?
从而得出,当地人们的智慧发明——坎儿井,这是人类对自然进行成功改造利用的伟大典范之一,后来还通过“丝绸之路”传到了西亚。
启发学生思考这类现象出现的原因,并对比得出,人类只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合理改造自然,就会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三)知行统一的策略。通过课外实践探究,养成良好习惯,从行动上投身到人地关系的和谐活动中。
 《历史与社会》作为一门“为初中学生正确认识社会环境、积极适应社会发展、主动参与社会生活,提供相关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课程,要求学生在掌握知识、获得技能和情感体验的同时,还应养成相应的道德行为习惯,实现知、情、意、行的统一。如果只是局限于课堂之中,很容易变成纸上谈兵、造成知识与能力脱节,情感与行为分离。所以,有效实施人地关系的教学,必须引导学生关注现实问题,使其置身于具体的环境中,面对真实的人地关系问题,通过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探究,从而获得技能、情感等多方面的经验和体验,达到认知与情感以及行为的统一。
如在教学完“与山为邻”之后,组织学生对家乡山区资源的利用和开发现状进行调查,要求学生利用所学的相关知识,分析其利弊,写成总结或调查报告,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又如在“傍水而居”教学之后,发动学生对家乡的水质展开调查,在分析其原因及后果的基础上完成小论文。正是通过这些实践活动,让学生接触社会,获得亲身体验,从而变知识为意识,增强了人地和谐相处的意识,培养了相应的行为习惯,形成了协调人地和谐相处基本技能,并自觉得投身环境保护的活动中去。
     四、实施人地关系教学须注意的几个方面
    (一)讲究学科教学的科学性
    科学性是学科教学的基本原则之一。人地关系是一个涉及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领域的综合性问题,因此在科学、全面地阐述人地关系的过程中,必须通过可靠的、有科学依据的材料揭示事实和规律,并用规范的严密的科学语言给予说明。切忌为达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或夸大其词、或断章取义,从而违背了其知识本身的科学性。
(二)注重教学的学生主体性
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的主动学习。因此,有效实施人地关系教学,需要通过各种活动的设计和开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中来。例如,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交流自己的社会调查资料。也可以就某个人地关系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辩论;在课后,可以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如开展以人地关系为主题的演讲会、知识竞赛,或者利用植树节、“世界环境日”、“世界水日”等节日,发动学生利用板报、广播进行宣传活动。
(三)充分挖掘乡土教学资源
乡土资源是展示本乡本土最生动、最直观的教材,也是学生最熟悉、最亲近、并感受最深的教学素材。所以,教学时,要充分挖掘这些发生在身边的问题和事例,对学生进行人地和谐相处的教育,激发学生自觉保护好生我养我的这片土地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环节,这已经成为全人类的共识。可见,注重人地关系的教学,不仅是人类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当今社会发展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所以,《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师要有高度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既要在日常教学中注重渗透人地和谐观念,又要讲究教学策略,科学、有效的实施人地关系教学,从而达到促使学生探究、感悟人地关系,树立人地和谐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参考书目:
1、朱明光:《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二)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
2、皮连生:《社会学科学习与教学设计》,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     
3、杨龙海:《对中小学环境教育的几点思考》,中国教育先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