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论文库 > 艺术 > 美 术 >

中日影视动画美术风格比较研究

时间:2012-12-14 13:03 来源:www.lunwen163.com 作者:163论文网 点击:

中文摘要:
我国影视动画在国际上曾一度辉煌,但其现状却不容乐观,特别是影片的数量和质量都不尽人意。本文从美术风格入手对中日影视动画进行深入细致的比较探究,以借鉴日本动画发展的先进经验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希望中国影视动画的题材和观念能有所更新。
英文摘要:
China's film and television animation once has been brilliant in the international arena, but  its current situation is not optimistic , especially the quantity and quality of the film are unsatisfactory. This paper from the art style of view detailed compares Sino-Japanese film and television animation and in-depth researches ,  and find the advanced experience of Japanese animation to make up own inadequacies, and can help to update the themes and concepts of the Chinese film and television animation.
Key word : China and japan(Sino-Japanese ), Film and animation , Art style
影视动画是一门集电影、文学、美术、音乐、戏剧、舞蹈等诸多艺术门类于一身的综合艺术,它的历史已有百年。对于以造型为核心的影视动画来说,美术风格却是最直接、最重要的视觉特色之一。美术与影视艺术相结合能表现出一种特殊的艺术魅力,动画设计人员在美术造型上用心良苦地将传统的创作理念融会贯通,无论在构图或色彩等方面大胆尝试并创造出许许多多新颖别致的美术风格来。
中国与日本的文化同属于东方文化的范畴,有着相似的文化理念和审美趋向,中国动画曾领先于日本,然而现在却远远地落在日本的后面。本文从美术风格入手,通过比较分析中日两国动画的发展,从而学习和借鉴日本动画的先进经验,为我国影视动画的改革和创新献上一策。
    
                           一
美术与动画的关系密不可分,中日影视动画的美术风格能否不断地创新决定了两国影视动画发展的命运。
中国影视动画从一开始就是以其独树一帜的美术风格而见长,在动画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制作机构——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从称谓上就可以看出“美术”在中国影视动画中重要地位。1926年,中国万氏兄弟摄制的第一部动画片《大闹画室》揭开了中国影视动画的第一页,之后的80余年中国动画犹如一叶漂泊的扁舟经历了从雏形到成熟的过程,既有以“上美厂”为旗帜的“中国学派”的辉煌,也有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的迷茫。
综观中国动画这几十年的发展,可以看到中国动画有着自己独特的内涵以及表达形式,运用美术之线条、色彩、构图等造型手段,通过一幅幅活动的、持续的画面,在银幕上创造了逼真、生动、直观、具体的各种艺术形象。无论是古典的还是现代的,油画、水粉、水彩、水墨、雕塑、甚至是民间艺术,都可以统统地运用到动画艺术的表现形式中去,极大地丰富了动画的表现空间,如:吸取了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水墨动画片《牧笛》、《小蝌蚪找妈妈》、《山水情》,借鉴京剧脸谱形式和古代壁画中工笔重彩技巧装饰的动画片《骄傲的将军》,采用西画表现手法的油画动画片《老人与海》、水粉动画片《78次旅行》,在中国民间艺术中寻找灵感的剪纸艺术动画片《猪八戒吃西瓜》、皮影艺术动画片《渔童》和《济公斗蟋蟀》,汉代砖刻艺术动画片《南郭先生》,拉毛工艺艺术动画片《猴子捞月》,北方民间年画风格艺术动画片《抬驴》,还有运用敦煌美术的动画片《九色鹿》等等。中国影视动画凭借着自己民族美术的特色震动了国际动画界, “中国学派”风靡世界一时,并在国际比赛中为国家捧回了60多座奖杯。当时的美国迪斯尼公司、华纳公司,日本的东映动画公司等许多国家的动画制作人和艺术家们都慕名到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参观访问、学习取经。然而,20世纪90年以后,中国动画的发展出现了缓慢的趋势:市场地位不准确、制作技术落后、观念陈旧、缺乏与受众的交流……,这些不良的因素限制了动画,尤其是动画美术的发展。动画创作人员同受众的脱节使得创作出来的艺术形象缺少亲和性和娱乐性,中国影视动画的制作陷入了高成本、低利润、低速率的怪圈,其发展犹如枷锁困扰,迟迟不能够进入大规模工业化的生产模式,以至于被认为是生长在象牙塔里。
当我国的动画陷入了进退维谷之际,我们的近邻日本却不动声色地赶超上来,经过长时期的努力日本动画从技术水平到思想内涵都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准,在短短的20多年中奇迹般地覆盖了欧美亚三大洲的动画市场、成为与欧美动画鼎足而立的一支令人不可小觑的力量,先是盛行非洲,继而成功地打入欧美主流社会,成为国际唯一能与欧美动画相抗衡的、具有独特风格的动画类别。
日本是动漫大国,其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萌芽期(1917—1945)、探索期(1946—1973)、成熟期(1974—1989)、细化期(1990—至今)。
萌芽期的日本影视动画最早可追溯至上世纪二十年代,代表作为下川凹天的《芋川掠三玄关一番卷》、北山清太郎的《猿蟹和战》和幸内纯一的《锅凹内名刁》,此三人为日本动漫的奠基人。二战期间的代表作品是懒尾光世拍摄的“桃太郎”系列动画片,这个时期日本的影视动画作品大都是为日本军国主义,武士道精神做形象宣传的工具,题材单一。
1945年日本战败后,其动画的发展进入了探索期。此时,反战题材的动画片颇受欢迎且影响深远,代表人物是动漫家大藤信郎。大藤信郎在日本的知名度极高,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大藤奖”更成为日本一流的动画奖项。他把数千年的皮影戏和日本独有的千代纸相结合拍摄完成的《鲸鱼》,成为首部获得国际大奖的日本动画片。1963年1月1,日本影视动画《阿童木》开始上映,这部由漫画大师手冢治虫创作的漫画作品《铁臂阿童木》改编而来的动画片广受欢迎并轰动日本。手冢治虫被誉为“日本动漫之父”,二十世纪的六、七十年代他先创作了连载形式的漫画,然后再由漫画改编成动画并创作了一系列精美的动画片,彻底改变了日本早期的动漫题材单一,制作简单的状况,将日本动画片的水平前所未有地提升到与欧美动漫强国并驾齐驱的高度。
漫画业是日本三大经济支柱之一,而漫画又是日本动画创作设计的重要依托与取材来源,日本有大量的漫画素材和人才可供影视动画所利用。经过战后20年的探索发展,到七十年代日本影视动画进入了颇具规模的成熟期,日本动画中的形象几乎为70年代之后的产物。
80年代后宫崎骏则开创了日本动画片的一个全新时代,代表作有《平成狸合战》、《龙猫》等,宫崎骏将日本的动漫从成熟期带到了细化期,不同于手冢治虫的是他不再将连载漫画改编成连载的电视动画,而开始将连载的漫画直接改编成为动画电影,其本人也成为日本三代动画家中承前启后的精神支柱人物。在上述两位大师的引导下日本动画逐渐走向国际。
日本多数动画片都来源于漫画。动画和漫画是两个既不同又相关的行业,但两者无论是用“叙事特征”的夸张手法,还是“商业运行方式”都有着天然的相似性。在多媒体时代,日本越来越多的漫画作品被改编成动画。而中国动画,早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就曾与漫画结缘,主要是由讽刺、政治类漫画改编而成的。动、漫之间的关系一直保持到1973年动画《画廊一夜》的问世以后才有所变换。同年,中国动画又开始和连环画联姻,出现了由连环画改编的《像不像》和《山羊回了家》等动画作品。然而,不论是漫画与动画相合,还是连环画与动画联姻,均未构成真正意义上的互动联系;客观地讲,那时的动画、漫画和连环画皆各自为立,并没有出现一种合流的趋势。                          
日本动画一直寻求革新,思维活跃、题材广泛,其美术风格更是变化多样;尤强调明暗对比、速度感和跃动感,甚至使用电影上的蒙太奇手法、画面中视觉冲击极强的放射线、虚幻烂漫纷飞的雪樱花、千般意境的网点纸……层层叠叠美不胜收,不禁让人叹为观止。
日本动画大都以一个故事的整体氛围来向我们传达一种情感,这与日本的集体主义传统有关。他们反对个人过于出格的行为,崇尚长幼有序,齐心合力完成一件事情,故在动画制作上当然就不会有过于夸张的人物形象出现,其重点自然放在表情的细腻刻画与场景处理上。庞大的创作群体与统一的美术风格为日本动画片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和美学基础,日本影视动画已成为日本经济当之无愧的支柱性产业,最终与欧美风格的动画并驾齐驱。



中日影视动画美术风格的比较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科研类别,因此,需要从实践上升到理论之高度来进行科学分析。
近年来,中国影视动画在美术设计方面人物造型保守,在影片制作上粗糙、陈旧、缺少创意,在色彩的运用和画面处理上不够大胆、缺乏想象力……,总的来说是形式与内容老化。一种艺术形式能否长久延续更重要的是其所承载的内容,“中国学派”的多数作品以实现绘画技法为终极目的, 至于这种技法所表现的内容反变成了一种附属的东西,于是当这种技法本身已经为人们所熟知后便失去其神秘的光环, 内容苍白的弊端随即显现。
我国影视动画理论的研究目前尚处在起步阶段,没有完整体系的著作,而针对影视动画美术风格的研究更是少闻寡见;有关动画的历史介绍、影片分析、文化研究的书刊及教材都是零星地涉及到动画的美术风格,缺乏专业、完善、全面的理论化和系统化的剖析;近年来,在动画形象速查手册中也看到一些关于美术风格的片语,但针对性不强。我国当下影视动画的原创能力低下,影视动画的美术风格越来越受到日本动画的影响,受众欢迎的动画形象明显的日本化。
近几年来,我国对于日本动画影片美术风格的研究胜于对中国的研究,表面上看其内容较丰富、涉及面也广泛,专业论著有《日本动画全史》、《日本动画发展史》;还有发行量很大的期刊报纸,如:《动感新势力》、《动画基地》、《动漫迷城》;甚至从日本引进了大师的原画集等。然而中国对于日本动画美术风格的研究很大程度上仍是停留在对其发展史、人物造型、动画大师的介绍等浅层次上,关于动画教材的内容也大都局限在技术层面的实例分析,或者流于对陈旧美学理论的移植,陈陈相因的传抄、人云亦云,对于美术风格和深层次的内涵则少有问津。
中国影视动画要想健康地成长,对于美术风格的研究是不可缺少的,不能深入研究我国影视动画的美术风格就难以创作出优秀的动画形象,更难以在市场大潮中为中国的影视动画争得一席之地。我们应该认识到,当前影视动画的美术风格要求更高,原创、时尚、娱乐、解构、人文代替了以往的教育、道德等。人物的美术风格要更加贴近生活,更加具有亲和力、使人产生共鸣。
日本从一个动画制作很不起眼的简单的开端发展成为一个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动画大国,其民族化、国际化和现代化的特点被更多的动画学习者和制作者所引用,突出地体现了日本人所特有的审美取向与趣味。
日本是一个岛国,海洋的辽阔和居住地的狭小,造就了独特的人文气质。在日本人的民族性格中,就有由于“国土狭小、资源贫乏、地震频繁所带来的隐忧和恐惧”,这成为笼罩在他们心灵深处永远挥之不去的阴影。日本民族意识深层的自卑心理培养出崇尚悲哀、幽玄、风雅的气质,逐渐形成以“哀”为中心的“物哀”美,以幽玄为中心的“空寂”和风雅为中心的“闲寂”美,进而成为日本人审美意识的主体。可以说,浸润在日本文化中的艺术家无不受到这一独特美感的影响,就连日本的国花“樱花”也是充满着繁茂枝头转瞬即逝的哀婉与悲伤,而日本作家川端康成也就是以小说《古都》、《雪国》中的的“物哀”、“空寂”、“闲寂”之美感而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日本影视动画当然也不例外。
日本的动画偏重于直接反映现实,有一种恬淡、伤感的神秘感。写实、细腻、唯美、阴柔、精巧的审美境界,以及传承自“物哀”情结“其中深意,欲说又止”的叙事方式就成了日本动画主流的美术风格。如动画影片《龙猫》,以其写实的风格、细腻的画功、精致的画面形成了一种唯美的绘画风格,还有一种恬淡幽雅,雨后空气的清新感,是一个令人神往的天堂般的美好世界;《萤火虫之墓》则运用了暗红、似真似幻的色调,很沉闷也血腥地体现了悲情主题。宫崎骏的动画电影常常安排一段极其复杂的剧情,且主题立意深远,而导演有意无意不交代彻底的一些细节为观众留下了无尽的回味与想象空间。这种欲说还休的叙事方式以及一些刻意的细节悬念交代,类似于绘画中的“留白”技法。
日本民族不像由多个民族组成的国家那样复杂,从种族和文化上讲,日本是世界各国民族共性最强的国家。其民族性格的形成跟本国的历史、地理有关并形成了“以开拓进取为精神内核,以自强不息、忠诚献身、舍命冒险、团结协作为表象,以不受约束、不惜一切为特征”的性格表现;地理环境使日本人只接触到小规模的景物,由此养成了日本民族纤细的审美旨趣:与大多数西方国家不同,日本人努力寻求个体与整体的依存、融合,推动日本人调和内敛、注重集团的民族性格的形成。
日本是一个善于学习与吸纳外族文化的民族,它注目世界,广学风格而且适应性很强。在日本影视动画中我们不但可以看到充满画片的日本风,还可以看到不少的中国风和欧美风。许多动漫人物的造型都是具有欧美的特征,头发的颜色千变万化,眼眸湛蓝澄澈。虽说是日本的动画人物,反而更像欧美人种。日本的许多动画创作也借鉴他国的故事人物原型,如《七龙珠》中的孙悟空便是借鉴中国之一例。
 影视动画美术风格属于艺术的范畴,美好的艺术总是人类共性和民族个性的结晶,而体现民族自己的特色尤为重要。因此,取人所长为己所用发扬民族自己的特色是艺术发展正确的选择。中国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是无可替代的民族特色,是中国影视动画发展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源泉,希望从中日影视动画美术风格比较研究中受到更新的启发。

参考文献:
1.汪宁. 中外动漫史[M]. 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7
2.高雄杰.影视画面造型[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4.
 3.[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作者简介:王秀,男,江苏扬州人,出生于1980年9月,研究生学历,扬州职业大学艺术学院助教,主要从事影视动画研究

本文是教育部2010年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宋元时期中日绘画的传播与交流》课题编号(10YJC760072)及2011年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十二五”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当代艺术影响下的高校美术教学》课题编号(KT2011007)阶段性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