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论文库 > 文化 > 传统文化 >

试论社会文化变迁下的侗族婚姻习俗探析——以新民中寨为个案

时间:2010-09-13 11:03 来源:www.lunwen163.com 作者:163论文网 点击:


   作者:蔡亚玲  
  [论文关键词]社会文化变迁 婚姻习俗 文化
  [论文摘要]新民中寨的婚姻习俗在文化变迁下发生了很大变化。从对新民中寨以前与现在的婚姻习俗的比较来分析其变化的特点和原因,从而说明文化的稳定是相对的,文化的变迁是永恒而绝对的这一文化现象。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变迁,少数民族地区同样也不可避免地出现或者正经历着社会与文化的巨大变迁。社会变迁与文化变迁紧密相连,密不可分。社会变迁指社会各方面现象的变化,文化变迁是指或由于民族社会内部的发展,或由于不同民族之间的接触,因而引起一个民族的文化的改变。在社会文化变迁过程中,侗族婚姻习俗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呈现出一些新特点。
  一、新民中寨的婚姻习俗
  新民中寨是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的一个侗族村寨,有关其婚姻习俗,主要是针对以前的习俗来看现在的变化,以下从四个方面来描述:
  (一)婚姻形式
  在新民中寨,人们的婚姻是传统的一夫一妻制,存在三种婚姻形式:入赘婚,姑舅表婚,不落夫家。
  l、入赘婚
  入赘婚,也就是常说的“上门”,指女“娶”男。男方“嫁”到女方家的一种从妻居的婚姻形式。《庄子·骈拇》中说:“附赘悬疣,出乎怪哉……”这里的“赘”指一种病理现象。《释名·释病》云:“赘,属也,横生一肉……”这里的“赘”指赘肉。男子“上门”到女方家做女婿,一般称之为“赘婿”,这里很明显含有一种贬义,通常情况下,很少男子愿意“嫁”人。2004年寨里入赘婚只有一例。对于入赘,刚开始寨中人有些议论,时间长了,习惯了也就无所谓了。
  2、姑舅表婚
  姑舅表婚是指姑舅表兄妹之间的婚姻,有双向和单向之分,新民中寨的姑舅表婚是单向的,即只能是舅舅家的儿子娶姑妈家的女儿。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舅舅的“特权”。关于姑舅表婚,侗族曾经有文字规定:“姑之女必适舅之子,聘礼不能措,则取偿于子孙,倘外氏无相当子孙,抑或无子,姑有女必重赂于舅,谓之外甥钱,其女方许别配,若无钱贿赂于舅者,终生不嫁也”。从这里可以看到,婚姻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交易”的性质。姑妈家的女儿天生就是舅舅家的媳妇,如果舅舅家没有儿子或没有合适的男孩,都得向舅舅赔钱。假如赔不起钱,终生都不能嫁。“舅权”的专制是不言而喻的。
  以前,寨子里姑妈家的女儿得先让舅舅家的儿子挑,假如舅舅家的儿子要娶,姑妈家的女儿一定得嫁,否则会被嘲笑。假如舅舅家的儿子不愿娶姑妈家的女儿,姑妈家的女儿在征得舅舅同意的情况下可以外嫁,但得赔舅舅一定的钱财,赔多少钱要依据侗款的规定,多赔或者少赔别人都会议论。可见,其原因不仅有侗款的规定,也有社会舆论的左右。
  建国后,政府颁布一系列法令,禁止近亲结婚人们逐渐认识到“表兄妹结婚不好,生的孩子不聪明”,她们朴素的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她们已经意识到了近亲结婚的危害。渐渐地,这种婚姻形式消失了,舅舅家儿子优先娶姑妈家女儿的特权也随之消失。
  3、不落夫家
  所谓的“不落夫家”,简单地说,是指男女青年结婚后,新娘不立即到婆家长居,而是回娘家居住怀孕后或者生了第一个孩子后,才到婆家与丈夫长居。对于这个习俗,寨子里不同年龄段的人有不同的情况。据吴萨永忠(78岁)讲那时候婚后不马上住男方家,都回娘家住一两年,住娘家期间,男方家活儿忙时会叫妻子回去帮忙,如果不去,也会有人议论,所以她们通常不会在娘家住太久。吴萨卫兰(59岁)说她们那时候都是举行完婚礼,新娘就直接住男方家,没有回娘家住一段时间的习俗。吴乃瑶(25岁),吴乃传源(23岁),吴乃日光(30岁)讲:大家婚后都在娘家住了一年才去男方家,这一年大都出去打工,也不常在家。这期间,农忙季节,丈夫会带着礼物来接妻子回去,但活儿一做完,妻子晚上又赶回娘家。

  可见,“不落夫家”现象并不存在于所有已婚妇女中。从年龄上看,20世纪20年代左右出生的人有“不落夫家”的习俗,4O年代出生的人没有这一习俗,60—70年代出生的人又有这一习俗。从时间上看,“不落夫家”存在一个断层。但从相关资料看,这种现象不是习俗本身发展的必然,而是当时政府干预的结果。当时政府有文件禁止这种习俗:民国22年2月1日省政府委员会七十三次会议决议规则第二十二条“女子嫁后不落夫家者,处十元以上五十元以下之罚金,家长纵容者,并罚其家长。”民国21年l1月的《三江县改良风俗委员会补充规则》第六条“女子到男家三朝后,新郎偕新妇归宁一宵,应即回男家久住,若外家无特殊事故,不得任意接回。”民国31年6月24日的《三江县改良风俗实施办法》第二十八条“女子嫁后不落夫家者,处十五日以下之拘留,或十五元以下的罚金,仍限期令回夫家”。依据其规则,2O世纪30—40年代三江县应该存在“不落夫家”的婚俗。但在新民中寨,当地人可能迫于政府的压力,暂时没有了这一习俗,所以出现这个时问上的断层。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实行民族平等原则,这一传承已久的习俗又迅速地发挥起它的作用,所以,现在年轻人中存在这一习俗,只不过由于人们认识的提高和生产生活的需要,“不落夫家”的时间大大缩短了。
  (二)适婚对象
  新民中寨共有四个房族,属于同一个吴姓宗族。冈为同房族的都是兄弟姐妹,不列入结亲范围,五服之外,其他房族的,只要双方中意就行。如果在本寨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对象,就在附近寨找,他们认为最好是“侗侗配”。在不能“侗侗配”的情况下,他们一般会优先考虑汉壮民族的人,而极少考虑苗、瑶的人。他们的通婚范围很窄,全寨的人相互之间都有亲戚关系,其婚姻体现出血亲与姻亲相交叉,血缘与地缘并重的特点。
  他们找对象倾向于在本寨找,原因之一是认为这样娘家与夫家相距较近,照顾双方的父母和家庭比较方便。原因之二是解放前人们很穷,上不了学,不懂汉话,语言不通,她们不敢去其他寨子或者更远的地方。现在对外交流增多了,情况也有所变化,找对象也不再限于本寨本民族。
  (三)从初识、定婚、结婚到婚约或婚姻关系的解除
  1、初识
  以前,男女交往主要是通过“行歌坐夜”:经过一天的忙碌后,晚上,女孩子们三五成群的集中到一家的楼上,大家边聊天边绣花,纳鞋垫,做鞋,纺线,织布。男孩子们三五成群的去见姑娘们。他们走到姑娘们的楼下,往往会弹奏琵琶或牛腿琴,唱起歌来,姑娘们听到后会开门让他们进屋,大家一起对歌。通常情况下,他们会坐到夜里一点多,甚至到天亮。渐渐地,他们就由开始的群访发展到彼此中意的两个人约会。
  现在,年轻后生们大都不会唱,也没时间唱歌,为了生计,一年到头除了逢年过节在家,大部分时间都在外做工。他们去见女孩子时,就直接敲门,进去后也由对歌变成聊天了,彼此中意了就单独约会。
  2、订婚
  订婚期间,男方会在五月五,六月六,立秋等一些日子,送女方粽子、鹅之类的礼物。男女双方在农忙季节会主动地相互帮。
  3、结婚
  结婚时男方先办酒席,女方后办,几乎都在年底和正月初二办酒席。也有特殊情况,假如有老人过世,就在年前把喜事办了,建房也一样,否则就得再等三年。
  年底的某一天,男方办席,当天凌晨二三点时,新郎和姐妹们去接新娘,这时候天黑,别人看不到新娘,他们认为被别人看见不吉利。新娘快到新郎家时,要把男方家人事先准备好的一担水挑进门,放进缸里。此时家里没有人,男方家人及亲戚都在门外等候。在一进门的地方摆有一桌子和一个坐垫,桌上放有一个银镯子,一盘酸菜或酸鱼或糯米饭。新娘吃一口饭或者菜,戴上镯子,去叫等在门外的人,男方家人陆续进来。
  男方办席时,本房族的人都来帮忙,出钱出物出力,把新郎的聘礼凑齐。办席后,新郎新娘不同房,新娘跟新郎的姐妹住一起。正月初二左右,女方家办席,新郎新娘一起把男方的聘礼送到女方家。女方家收到聘礼后,把有些礼物分给全寨人,新郎以这种形式取得女方家人的认可。女方办席时,本房族的人都会来帮忙,集体凑齐新娘的陪嫁。在当天,新娘和新郎又一起把陪嫁带到新郎家。

  4、婚约和婚姻关系的认可、解除
  婚礼举行完以后,新婚夫妇的关系就得到民间社会的承认,极少有人去办理结婚证书,现在年轻人意识到了这也是一种权利,结婚都去相关民政部门办理结婚证,以证明自己合法的婚姻。
  男女双方订婚或结婚后,如果一方不满意,可以提出解除婚约或婚姻关系,但双方的权利有很大的差别。如果男方想解除婚姻,只要给女方说一声就行,女方通常因为被休弃而不声张,直接回娘家。但如果他们有结婚证,女方不愿意分,就分不了。如果女方想解除婚约或婚姻,她们会找一个中介人去跟男方谈判,向男方赔钱。男方会把这么多年送女方的礼物折算成钱,也会把女方的陪嫁折算一下,然后决定问女方要多少钱。
  以前解除关系的人很少,一方面是因为大家相处的好不解除关系,另一方面是由于经济的原因,有的女孩子想解除婚约或婚娴关系但赔不起钱,也只好继续过。现在随着外出打工的女性增多了,她们通过努力有了一定的经济实力,这儿年,女方提出解除婚约和婚姻关系的人也多了。可见,“男子在婚姻上的统治只是他的经济统治的简单的后果,它将自然地随着后者的消失而消失。”
(四)订婚和结婚的礼物
  订婚时,男方家人一般带鹅、鸭、猪肉和酒(自家做的米酒),女方同意的话,会回送亲手绣的鞋垫或做的布鞋。现在男方除了带“三牲”和自家做的酒外,通常买一些包装酒、饮料之类的。女方也会回送一些买的鞋之类的。
  结婚时,男方的聘礼都是吃的东西,以前主要有猪、鸭、烟叶、酸鱼、鱼(必须三条)、黑米熟饭、粑粑、生米、米酒,各种礼物加起来大概要有二十担。现在除了以上那些东两,还增加了儿条包装烟,几盒或几件包装酒和饮料,加起来约有四十担,条件好的还可以多送。女方的陪嫁以前有侗布、围裙、布鞋之类的,都是手丁做的,这些东两男方的家人和亲戚都可以用。现在增加了柜子、缝纫机、被子、布鞋、解放鞋,皮鞋一定要有,而且鞋类要有约30双,其他的如电视、风扇、沙发、影碟机等视条件而定。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订婚和结婚的礼物都增加了许多,但有的始终没变,如订婚时的“三牲”必不可少,聘礼的活鱼始终是三条,他们认为‘3’是吉利数字,可以带来好运。黑米饭、粑粑、米酒甚至生米等始终都有,这是他们的辛苦劳动所得,也是生活的必备品,送这类东西表示对女方的尊重,同时,新郎也通过送这些礼物来取得女方家人及亲友对其身份的认同。陪嫁里布鞋必不可少,没有的话,别人会认为女方手不巧,人很笨。
  二、新民中寨婚姻习俗呈现的特点
  从新民中寨婚姻习俗以前与现在的对比看,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有些习俗传承下来,没有非常大的改变,如订婚、结婚、婚姻中的礼物等。虽然订婚和结婚时送的礼物多了一倍甚至数倍,但有些礼物始终是必须要有的,如订婚中的“三牲”等等。而且订婚和结婚的时间和程序安排JL乎都一样。礼物方面,男方送吃的东西,女方送用的物品,这种形式也一直未变。
  (二)有的习俗在传承中发生变异,从而呈现出新的面貌,如适婚对象的范围,婚约和婚姻关系的解除,婚后的居住方式等。寨里的青年找对象由本寨或附近寨的侗人扩大到寨外甚至更远的汉壮,甚至苗瑶等民族。在解除婚姻关系中,女人有了一定的话语权,男人占绝对统治地位的历史不复存在。
  (三)有的习俗随着人们认识的提高和社会的发展,逐渐消失,如姑表婚,这种习俗的消失使青年女子们有了自由恋爱自由选择伴侣的权力。
  (四)有的习俗与市场经济的关系日益密切了,婚姻习俗中送的礼物,迎娶新娘时放的爆竹,吃的喝的等等,都从以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封闭中走了出来。
  (五)当地村民意识到并相信法律的作用。一直以来,在寨子里,只要订了婚或举行过婚礼,大家都相互承认彼此的身份,以致于在解除婚约或婚姻的时候都是男子说了算。后来,人们知道了合法的婚姻可以受法律的保护而开始去办理能证明合法婚姻的结婚证书。

  三、婚姻习俗发生变化的原因
    一个民族或地区的文化传统的形成、传承和发展变化与其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的各个方面是相适应的。依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事物的发展变化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起决定作用,外因也必不可少。以下就这两方面来分析其发生变化的原因。
  (一)内因
  这里的内因主要指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变化,当然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当地的自然环境。
  新民中寨是个侗族村寨,都柳江把寨子与外界隔离开来。居民住房以干栏式建筑为主。
  长期以来寨子居民以农业为主,种植水稻、小麦、红薯,也种烟叶、油菜、棉花、大豆、衫树、竹子等经济作物,每家每户都养鸡、鸭、鹅,养猪、牛,在稻田套养鱼,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他们的主要经济形式。
  改革开放以后,在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下,落后的自然经济迅速解体。寨里的人不再满足于仅仅吃饱穿暖,为了寻求更美好的生活,很多人外出打工,渐渐地,外出务工成了他们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
    经济实力的增强带来了物质文明和思想观念的更新,一些现代化的物质文明如彩电、冰箱、影碟机等涌入村寨。另外,在外打工的年轻人不再唱而且也不会唱侗族大歌了,而转向流行歌曲。
    由依靠自然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大潮,表面上看只是他们谋生手段的变化,实际上,在他们为生计奔波的同时,会在潜移默化受到当地文化的影响,当他们回到家乡,就会不自觉地表现出异文化来,渐渐地,就会使一些原有的文化发生改变。
  (二)外因
  “每一种文化的萌生、演化、发展,都依赖于特定的生态环境,都是适应不同自然生态环境的结果,因而都具有特定意义和存在价值”。可以说,文化就是环境的产物。自然环境的变化以及社会文化环境的变化这一外因,在文化变迁中是必不可少的。
  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当然也是文化得以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以前由于交通的不便,寨子里的人一直以来都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生存。近年来,国家大力投资公路建设,打破了封闭的自然环境,使城乡、乡乡间的联系日益密切。交通的便利使民族间接触的机会增多,民间自然交往频繁,你来我往中很容易就受到他族文化的影响。
  在社会文化环境的变化中,政治制度改变的影响是不容忽略的。民国时期,民国政府认为“不落夫家”的习俗伤风败俗,多次以法律条文的形式以经济处罚为手段明令禁止,使本来就没有过多经济来源的人民迫于政府的压力逐渐改变了这一习俗。新中国成立后,政府推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政策,尊重各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使一些根深蒂固的习俗重新走进人民的生活。
  另外,教育的发展也是促使文化变化的重要原因。在影响文化变化的因素中,经济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三者并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的。
  总之,“文化的稳定是相对的,文化的变迁是永恒而绝对的”,一个民族、地区文化的产生源于生产和生活的需要,文化的发展和变化同样是适应生产和生活需要的结果。适应当地人民生产生活需要的民族文化会被一代代传承下来,不适应生产生活的民族文化会在传承中发生改变,阻碍人民生产生活的民族文化会逐渐被人们抛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