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论文库 > 教育 > 学科教育 >

表现性学习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时间:2012-01-11 10:28 来源:www.lunwen163.com 作者:163论文网 点击:
摘要: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使他们在将来的工作生活中能用英语进行较为有效的信息交流,是高职英语课程在工学结合,就业导向指导思想下新的教学目标。在充分考虑现有教学资源的前提下,本研究尝试将表现性学习应用于高职英语教学。在简要介绍表现性学习模式的基础上,以一次课为例解释该教学模式的实施。研究结果表明,该教学模式得到学生的欢迎和肯定,对他们英语技能的训练和提高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教学改革;英语技能;表现性学习

   工学结合,就业导向的高职教学改革理念要求各院校在课程设置时既注重学生的学科知识的传授,又要培养他们的实际技能,以期缩短学生从学校到工作岗位的磨合期。也就是说,高职公共英语课程的教学重点从知识传授向技能培养转变是毋容置疑的。据此,笔者提出了将表现性学习应用于高职英语教学这一大胆的设想。
1. 表现性学习
当今国际课程与教学领域改革的一大趋势是倡导学以致表。表现性学习是这个趋势下广受研究的教学方式。以问题(任务)为中心,通过获取、释义、生成、表象、评价五个阶段展示学习任务[1]。在此模式的教学中,学生在表现任务的驱动下,自己动手去做,在老师创设的条件与机会中去展示,以外化的形式完成任务,以此获取知识技能并培养良好的情感态度。
根据高职学生特点,笔者对表现性学习的程序进行如下变动:先由教师设计教学任务,接着简单释义,并促使学生生成表象。在此基础上由学生表现任务,然后师生共同评价。
2.  表现性学习模式的理论依据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是主动建构的。学习者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各种真实的工具、资源、经验及情境的方式独立建构。通过这些有意义的方式,学习者主动建构新知识,改造和重组旧知识,并通过知识的积累,让知识越来越多。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视角下,教师积极创设情境吸引学习者的注意力,激发学习者学习兴趣,让学习者积极主动地学习,体现自身学习主体特色。
表现性学习在语言学习的基础上,将语言作为工具,信息为资源,围绕教学任务,通过教师设计的情境,学生生成表象,并以外化的形式展示所学内容。表现性学习模式强调过程学习及学习者主体作用,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一个体现。
3.  表现性学习模式的实施与结果
    3.1. 实施对象
    本研究的实施对象是广东省某高职院校2010级文秘专业一个自然班的38名学生,全部为女生。该专业学生的语言基础扎实,学习态度端正,热爱英语学习,英语水平在同年级中起点较高,有能力也愿意进行表现性学习模式改革实验。
    3.2. 实施过程
实施时间为一个学期。学生采用的教材是《高级职业英语》系列教材。该学期讲授第一册10个单元,第二册2个单元,共12个单元。在12个单元的教学中,9个单元采用传统的语言课堂教学模式,即单词识记、课文讲解、课后练习三步骤教学。其他3个单元采用表现性学习模式讲授。
表现性学习模式的实施:首先由教师根据本单元学习内容,设计本单元的学习任务。然后根据主题分解成4-6个次任务。这些任务均为可操作与可外化的表现任务。每次课完成1-2个任务。表现的方式通常是英语口语练习,间或使用写作方式。
在布置任务的同时,给学生讲明任务准则,即评价准则。评价重在参与、表现。表现任务的评价由教师评价和学生互评两部分组成。学生自由组成学习小组,通常2人一组。师生分享评价任务的同时,学生总结回顾学习过程,发现问题。教师对共性问题加以澄清和纠正。
3.3. 实施结果与分析
3.3.1. 教学设计
本学期共有3个单元采用表现性学习模式。以第一册第6单元为例设计表现任务。本单元的主题是 Receiving Guests。围绕接待客人这一中心任务,笔者设计了4个次任务。
表现任务 表现形式 参与人数
帮助客人预定酒店 角色扮演 2人
机场迎接客人 角色扮演 2人
帮助客人点餐 角色扮演 2-3人
送行 角色扮演 2人
每个次任务给学生10分钟准备时间。教师给出一些常用句型及可能用到的词语。每个表现任务,即对话,要求学生两人一组准备,至少5个话轮。根据教师的提示和课文内容,结合以前所学知识,学生们寻找对话中所需的信息,并自行模拟。准备充分后,在课堂上表演。每组自愿上台表现者,教师给平时成绩100分一次。
在表现任务的时候,基础较差学生完全按照教师给出的信息组织对话,而英语水平较好的同学一般自行组织,较少参考教师的信息。
3.3.2. 结果描述
     学期结束后,笔者对实施对象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调查的设计参考了束定芳(2006)的课堂教学功能。问卷调查之后,又随机抽取了10名同学进行半结构式访谈。
问卷调查的结果汇总如下: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方面。大部分学生反映此学习模式让她们真正动起来。课堂气氛活跃,让她们有展示自己的机会,觉得上课比以前有意思。
(2)语言应用能力方面。提高了她们的口语能力。表现性学习提供了大量的口语练习机会。在这样的课堂中,大家都要说英语,也可以开口说英语。在练习口语的时候,同时也加深了词汇的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
 (3)自主学习和合作意识加强。表现性学习大多是2人结成对子学习,锻炼与人合作能力,真正做到互相学习。大部分知识靠自己去理解,选取信息。对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调查结果显示,90%的同学赞成实施表现性学习。
在表现性学习的课堂中,学生主动学习,主动获取知识。大量的语言输出训练,培养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用英语表现自己,进而提高他们应用英语的能力,体现了英语是高职学生应该掌握的一门技能,在一定程度上实践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接受访谈的10位同学基本上都认可新的教学模式。这种方式迫使学生主动学习,让他们真正动起来,和同学们积极讨论,而且口语得到了锻炼。也有一些学生认为这样上课比较吃力,要自行准备很多资料比较费力。在口语表达时,有时太紧张也说不出来。不过感觉不错,可以开口说英语。希望老师能多开展这种教学活动。
4. 实施表现性学习模式的必要性与存在的问题
4.1. 必要性
符合当今教学改革趋势。英语教学从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转变,即从知识传授向能力培养是当今国内英语教学界的共识。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使他们在将来的工作中进行较为有效的交流是高职英语教学目的。对高职院校这些英语基础比较薄弱的非英语专业的英语学习者采用基于内容的语言训练课或主题式的教学模式是可行的[2]。束定芳也提出外语课堂教学的功能之一是向学生提供展示学习成果的机会。表现性学习给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学习成果和潜力的平台[3]。
4.2. 存在问题
     学生的表现能力需要培养。一些基础扎实的同学爱表现,而且表现能力很强。课堂上,一些机会总被他们抢去。而另外一些英语基础薄弱的同学则羞于在公众面前展示。这需要教师正确的引导,兼顾所有学生。
     时间的掌握。实施表现性学习模式需要老师更好的设计教学任务。学生实施表现任务的时间,特别是口头表达占用的时间很难预计和控制。实际上课时间往往超出规定时间,不能按时完成教学任务[4]。
在笔者实施的表现性学习模式中, 可以看到教师角色的转变。让学生自行获取知识、释义,自己主动学习是教学改革的最终目的。然而受教学环境、教学资源的限制,学生们没有足够的可利用的条件去获取信息。老师仍是信息的主要来源。
5. 结语
本研究根据高职英语教学的理念,把表现性学习应用到高职英语教学中。在表现性学习的课堂中,学生通过大量的输出练习,主动获取知识,并通过口头、书面表达的方式展示自己所学内容。既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能力,又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表现性学习模式的实施,在改变老师和学生的行为活动的同时,改变他们的认知方式。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高职英语实践性不强,缺乏合适的实践场所带来的问题。通过长期的练习,相信对学生英语能力的培养会带来较大的改观。
本研究的实施对象全部为女生,她们有一定的语言优势及端正的学习态度,而且该班规模较小,对实施表现性学习有一定的优势,实施的效果也比较理想。对于班级规模较大或不同专业的学生实施此教学模式还有待进一步的探讨。
参考文献:
1. 肖龙海. 论表现性学习的结构 [J]. 课程 教材 教法,2004,(6):25-29.
2. 袁平华.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以学科内容为依托的语言教学模式[J]. 外语界,2010,(3):7-13.
3. 束定芳.外语课堂教学新模式刍议[J]. 外语界,2006,(4):21-29.
4. 章文君. CBI 与工学结合的高职专业英语教学创新——以“电子商务专业英语为例”[J]. 外语界,2008,(3):26-32.